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因为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同,想当年还跟文学社的社长吵了一架。
社长坚持这是一篇情诗,而且只能是情诗,并且只能是男女之间的那种情诗。
其实我还是做了一番功课的,首先我不反对这个观点。
但是,这首诗原作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按照男女情诗理解是没错的,但是像这种跨越千年的名篇,包容性还是很大的。
男人与男人之间,更容易生出默契和情谊。
一起点评时事,讨论学业,一起打球,玩游戏,这些默契的朋友,还是以同性居多。
王刚是我从小到大的朋友,也就是我要提到的这种朋友。
一个住在村东头,一个住在村西头。
喜欢看同一类型的书,观点虽然不是统一,但是能够相互启发,比那种完全一致的更让人着迷。
在学校里,每天放学路上都要在一起。
寒暑假也要偷空聚聚。
有时候忙完了家里的农活儿,就忍不住想去找他。
闲下来的时候,就想起这家伙黑黑样子,玄色的衣衫。
甚至好久不见的时候,也差不多像《子衿》中所提到的:“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是啊,我有时候去不了你家,你就不能来转转啊?
男人之间的朋友关系,感觉更加单纯一些,不外乎就是投脾气,谈得来,也因为比跟女孩子更容易相处,男人之间的友谊会更长久,更牢固。
这首《子衿》对照老狼的那首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种同性友人之间思念的单纯和深沉,也是颇有古风吧。
所以当时在文学社,我说这首诗也可以理解为男人之间的友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王刚你这家伙,最近怎么也不来我家转转了,我最近帮家里干活,出不了门,不过我还是经常想着咱们在一起玩的快乐时光,每次想到这些就出现你身穿青衫的样子。我有点埋怨你了,即使我不去,你就不能托人带个信吗?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每次想到一起玩的日子,经常浮现你皮带上系的小指甲刀,这么久不见了,即使我不能去,你难道不能来一趟吗?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经常在忙完了农活之余,站在我家的房顶上往你家的方向眺望,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诗有原义,也有引申义,更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出来新义,这也是名诗流传千古的魅力所在。
这首诗的原义,我真的是是一点也不反对。
这首诗出自《诗经.郑风》,成文于春秋时期。
那时候民风古朴,根本就没有男女之防,尤其是郑国所在地区,民风尤其开放,比如郑厉公四年(前六九七),郑国大臣祭仲的女儿雍姬问她的妈妈:“父亲与丈夫哪个亲近些?”她的妈妈答道:“父亲只能有一个罢了,而丈夫却个个男人都可做。”(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左传·桓公十五年》),而《郑风》之中的《女曰鸡鸣》,《有女同车》,《风雨》,《出其东门》,《溱洧》,就会发现郑国的女子,热烈,直白而又大胆的情感。
所以,原义是男女情,我从未反对过。因为这些符合历史。
原义:
你那青青的衣领,是我悠悠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不能捎个音信来?
你那青青的佩带,是我悠悠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我站在高处手搭凉棚,来来往往张眼望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十几年过去了,文学社的人早已风流云散,但是因为这首《子衿》,我还经常怀念那个跟我争论的青年。
《子衿》也是我怀念从前那段日子的“子衿”,是男女爱,也是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