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二期第六次聚会的反思2022.4.25

    今天还是没忍住,把自己最近的焦虑及心声和伙伴们做了透明化的分享,但特别想要和伙伴们表达的是,这是属于我个人的议题,是我对于要如何培养教师的一份期盼和思考。不过,不得不去看到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就像一个大家庭,带领者的状况,必然牵动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弦。所以,就再多做一些整理吧,带着诚挚的心意,以及对共同体伙伴们的祝福!

非暴力沟通模式的表达:

    第二期运行月余,当我看到一些变化,感到了一阵阵的焦虑。这种感觉就像在外旅行没带充电器,但看到手机显示电量不足,还不断跳出那个提醒消息的样子。

    我细细觉察,我内在可能是有一种被回应而心安的需要,因为不太知道团队运行的果效如何,也难以评估,就会有些焦虑,不太踏实。还有一种联接的需要,像“孤勇者”,“孤身走暗巷”,“以最孤高的梦”,却需要更多的回应和陪伴。

    我想我可以采取的行动是继续做好引领,继续看见大家背后的努力和理解大家一路行来的不易;也去欣赏和发现在大家的教育生命里一直存着的一份努力心意,那是大家在用自己的方式来用心和付出。我也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思路,多一些弹性的思考,继续修炼尊重独特和允许不同的思维。

叙事的对话表达:

    ——嗨!焦虑你好!你来是为了提醒我什么吗?

    我猜你是帮忙我来思考发生了什么,我看重的是什么,以及我需要的是什么。如前所述,我希望所看重的有价值的事可以顺利推进,可以更有效地帮忙这些可爱的同事们。现在的教育,大家已经很辛苦了,孩子们也很辛苦。如果老师们能够多一些幸福感,多一些方法和理念,大家就更容易帮助孩子们找回他们的能量,获得有益一生的成长。

    ——这样的历程虽然不易,但你可以看到已经做到的部分吗?这会给你和团体带来什么?

    首先,第一期的成长是值得欣慰的,大家形成了一种积极稳定的文化,内在有很好的整理,将会有着持久的影响。第二期不长,但每次聚会大家特别投入,也有着开放、真诚的良好氛围。放慢了节奏,但每次聚会都能体会到大家是带着兴奋和满足离开的。至少,大家可以有放松自在的表达;至少,大家在这里得到了自在舒适的照顾;至少,可以为大家紧张忙碌的工作搭建一片凉爽和煦的心灵栖息地吧。

    第一次的正式访谈,到了今天结束,大家在其中有着很多的体验,分享中有很多的创意和领悟,也在慢慢把握“见证”技术和理念的精髓,这是大家的收获和进步。

    今天我的表达,虽然反复强调是我的感想,但可以预料到,大家或多或少会有压力或者触动,因为我们整个团体是关系性的存在。但愿我的初心不要太切,成为大家未来旅程的牵绊。更希望换来彼此的交心和知心。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行得远。

    ——带着这样的整理,接下来你会如何思考和行动呢?

    一是珍惜和看见。这是一群纯真而善良的年轻教师,他们在不轻的负荷里认真工作着,而且愿意来成长。单就这一点就已经了不起。迷乱和世俗的世界,还能追寻理想,反思提升,已是一种难得的清醒和勇气。所以,需要好好呵护和珍惜,更要看见每一位的努力。

二是放下我执,慢慢来。像前面的整理,其实是我自己的议题,包含着一份“我执”。成长的节律千差万别,成长的途径也不仅仅有一条,这是过往带领中我较少思考的地方。“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也可以有更丰富的呈现形式。就像朱朱下来说的,其实看了书,也有思考和整理,只是没有分享。“允许多元的存在”,这才是共同体的精华之一。我需要放下我的焦虑,听到每一位的声音。毕竟,我是导游,要让游客自主看风景。慢慢来,相信大家内在的节奏,和大家一起共创目标,不被既定框架锁住,我们在行走另一段独特的旅程。

    祝福我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