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小杂感》
已经记不清初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在小学还是中学了,那时候只觉得鲁迅先生文章里的世界离我好远好远,对他的印象也只停留在语文课本里那些什么家什么家上。就因为这些固有的印象让我晚了好几年才认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根本就不是小孩子看的。
真正爱上鲁迅先生是在看了《小杂感》的那个二十岁的晚上,他写了一个平凡得可怕的场景,总体阴郁琐碎,却让我觉得文字之后藏着无比的乐观和潇洒。看完这段文字,我为之一愣,写字的人潇洒、睿智、精准、狠毒,忍不住感叹这个男人好酷啊!
一个男人46岁时发表的文字,他死后,这些文字穿过89年的时光,照进了一个二十岁女生的生活。我常常想起这段文字,想着想着,这些懒散的文字悄悄渗透到我的生活,竟也帮助我生出许多力量,摆平了我人生里许多的浮躁和迷茫。
大二那年,我花了一整个星期拍了一组照片,参加学校办的摄影大赛。无论是网络投票结果还是教师点评我的作品都是最好的,颁奖礼那天我穿上了小礼服,故作镇定在台下坐着,把玩着桌上的苹果,一副什么都不在意的样子,虽然一直板着脸装酷,但嘴角一直在不自觉地上扬,毕竟我待会就要领奖了。
宣布冠军时我很镇定,暗自告诉自己在公共场合要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即使得了奖也不能太激动,不能失态。直到大屏幕上出现冠军作品,一组我没在参赛作品里看到的照片,拍得很一般,一个其貌不扬的女生上台领了奖。没关系,得第二名也挺好的,我这样做低调的人不适合太出风头了,这样想着,我又继续坐好。
可是,整个颁奖礼中,好像大家都忘了我,连一直夸奖我的那个评委老师也忘了我。旁边同学可能察觉到我的焦急,告诉我,我的照片很好,可是冠军女生是校长的亲侄女,所以我只能让路。我追问,那第二名呢,她说还有团委书记的侄儿,XX老师的女儿呢。
我气不过,不顾工作人员的阻拦,跑到评委席颤抖着问评委,一些男生开始在台下吹口哨。
我很敬佩的摄影老师拿过话筒,花了近3分钟的时间斥责我,说的作品毫无意义,和鸡肋一般无二,担不起这场比赛的奖品。
灰溜溜跑回宿舍,一路上已经想好如何和她们倾述我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我心里的挫败和委屈,甚至开始想象她们会如何安慰我,为我打消心里的冒出的不自信。
泪眼朦胧推开宿舍的门,床帘紧闭,没有人伸头出来看看我。睡门边的室友在打游戏,宿舍里只有快速切换的键盘声,室长在和男友视频,上一秒娇嗔,下一秒尖声质问,睡我对面的室友在看综艺节目,咯咯咯地笑着。我一下子失去开口的勇气,路上组织好的语言一下子自动删除了。坐在床上,那一刻才深刻明白,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忽然觉得她们真的好吵,一个人洗了脸,躺在床上,就此平静度过我人生中的小低潮。
第二天早上醒来,室友还在睡,对床的女孩发出轻微的鼾声。心平静温和,甚至有些想要笑。鲁迅先生把世界写在纸上,帮着我对抗人生的阴暗,并且成功了,我好像掌握了某种万能钥匙。开始觉得自己也挺酷的,不愧是鲁迅先生光芒下的女人。
我死心塌地崇拜着文字之后的鲁迅先生,有他的指导,我的人生还不错。从那以后,学得他一分的潇洒,除了生死大事,我极少在情绪上失控。学他一分都睿智,理解了人类客观的复杂性,心也就变的宽阔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