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落地,等于白读。
书籍:《奇特的一生》格拉宁
学习:时间统计法
要点:时间统计法分三步,依次是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决策计划
一、记录数据
基本格式:地点、日期、做了什么,花费多少时间
关键点在记录事情和耗时。
全天候记录,让时间可视化。二、统计分析
做事件分类,重点统计干正事的时间,统计单项工作所用时间,做年度总结报告。三、决策计划
利用“时间下脚料”,培养专注习惯,保证休息时间。
6条时间使用规则: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不同内容书籍交替着看; 睡得多,一天十小时左右; 累人工作和愉快工作结合在一起。
对外承诺21点半手机飞行模式之后,早睡(23点前关灯)基本养成,早睡养成后,催生了早起。
在前面有一段时间里,我已经做不到6点半前起床。看回以前5点起床打卡写作跑步等,真觉得那段时间是个了不起的存在。如今21点半不看手机后,5点前自然醒,早起又回到了生活里,失而复得,特别欣慰。
与此同时,我把《奇特的一生》里学到的时间统计法捡回来,启动第一步记录时间。
一开始用手动记录时间,经常遇到一个困境,那就是不能随时记录下来,导致统计不及时;同时,还要算耗时长短,会感到繁琐。
11月用回以前使用过的aTimeLogger,以上问题得到解决。还意外地发现,之前做好的12个分类界限明显,稍作调整就可以直接使用,能够清楚地把事件做好归类。
可谓,认真走过的路,没有白费,再次走过去将收获满意和感动。
再说说我使用该APP还拿到的好处:1、一点分类就能实现切换;2、记录起始时间和时长;3、有日、周、月、年的统计;4、忘记点的时候,可以修改、增加、删除;5、能全过程记录。
经过这样全天候的记录,产生可视化的数据,能让人清晰掌握事实,知道时间去哪里了,为以后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举个例子,每天送孩子去上学,从出门到学校,你做好一周的记录,就大概知道是需要20分钟,还是半小时,今后出门提前预留足够时间,不至于迟到。
记录时间是为了分析时间,统计的数据足够多,就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这样就来到了第二步,统计分析。
分类统计时间,重点统计干正事(要事)的时间,是为了保证每天有在做跟目标直接相关的内容。
昨天是周二,我和上周二来对比。
对比以上,发现:
1、睡眠:7~7.5小时。这周比上周有增加,是刻意调整的结果,是个好迹象,继续保持。
2、工作:专注、主动规划基本能保证在状态中。9月底瑜伽课调整频率为工作日19点半开始后,加班现象开始变少。
3、运动:3小时左右。早上1小时跑步(含热身、拉伸),中午1小时散步,晚上1小时瑜伽。结果是,跑步5公里的配速在8月还是7分多,到现在的5分半,有效果。听书会在这里同步进行,近期以运动为主,后期以阅读为主,会重新分类。
4、三餐:这个时间变化会比较大。在家里做饭时间会变长,在单位堂食就缩短。除了吃饭,还有洗漱、准备、做家务的时间,前阵子把亲密陪伴时间也纳入其中,这周开始做了区别。
5、交通:2~2.5小时,主要用于接送孩子、上班、路上买菜。
6、闲暇:半小时左右。
通过对比分析,你会知道哪些时间跟目标有关,誓死捍卫,如睡眠、工作、运动、阅读、亲密;哪些事情是必须消耗,是否有提升空间,如三餐;哪些事项是时间黑洞,可否调整成跟目标有关,如闲聊、购物。
拿我举例,经过分析,我发现我有3个时间段是时间黑洞,可以加以利用。
1、早上送完孩子后,距离上班还有半小时
2、午餐爬山后,距离午休还有半小时
3、晚餐后,距离练瑜伽还有半小时
于是阅读和写作就可以安排在这3个阶段。
这种做法能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从时间中找时间。
除了记录时间,还可以结合清单管理,比如列出今天要做的事情,然后再记录完成的耗时。因为以事件为先导开始记录,能逼迫人去思考此刻最应该做什么。
当然最后,你会发现,时间统计法,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以时间标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坦诚。
因为,人唯有对自己诚实,才会拥有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