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间做了个梦,梦回到曾经跟前任男友回他老家的故事。当时的种种疑惑与不解,在经过这段时间看《厌女症》,看玲玲Peter、荞麦等博主的微博后,逐渐明白了当时让我感觉不舒服的背后逻辑所在。也因为明白,让我早上梦魇般的直呼卧槽。
我不想去回忆我们之间的故事,就分析一下某些让我不舒服的典型的语句。
第一,我谈恋爱是为了结婚的。这句话是在我们即将确定关系的时候说的。之后在我们的恋爱过程中,结婚这个词汇贯穿始终。频率高到让我一度怀疑他只是为了结婚,对方只要是个女的就可以,不需要是我。当然我现在知道了,他真正的要求就是对方是个女的,能够生孩子就行。
曾聊起他的理想型的时候,他说没有什么要求,坐在对面能吃得下饭就行。他也曾想过回到村里让媒婆给他介绍一个大专生,只要对方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将重心落在家中孩子身上就好。
至此我才知道,一直让我耿耿于怀,他提起结婚我就浑身不舒服的原因是什么:他本质上把我看做一个“行走的子宫”,而且是一个超出他期望很多的优质子宫(看玲玲Peter),他的终极目的是将这个子宫娶回家,成为他的私有物品,过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忍受。
所以在谈恋爱期间他对我很好,基本可以说是有求必应,我闹点小情绪啥的,都会立刻去哄,去逗你开心。所以我父母都觉得他对你这么好,结婚也是不错的。但是直到我发现,我给他说的所有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他都会满口应承,然后绝对左耳进右耳出的时候,我知道他对我不是爱、不是包容。他之所以现在能够容忍我的各种挑刺,是因为他有必须要实现的目的,甚至我很害怕他会有娶回家以后再说的想法。
当然,因为他没有什么经验,不加粉饰,直接的表达出了他最真实的目的,我都还被他的温柔与贴心蒙上了双眼。这社会上不乏高手啊,比如为什么刚出校门的女生很容易被大他许多的男性吸引?因为成熟男性有更高端的手段提供给小女生所需要的“无限宠爱与包容”。
第二,他母亲与我谈话的主题是其一别人家有的我们也会有,其二他儿子是很喜欢孩子的。在农村,男人喜欢孩子意味着这个男的可能会在带孩子上给你帮把手,这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可以看见这是一个完全男权社会。就让我想起从小与我一起玩的朋友,早早的不读书后,在18岁左右的年龄就开始“看人”,方式是男方一家开车来到女方家中,让男孩独自走进女孩所待的房间,聊上十几分钟,有感觉就跟外面家长说,然后可以一起出去到县城玩两次,商量订婚结婚事宜。(玲玲Peter)在微博上说像不像配种。到他们家后,我感觉我最大的价值也不是个人。
经过这件事后,我很相信我的直觉。如果这个人做的某些事或说的某些话直觉让你不舒服,那肯定是有原因的。也带给我一些关于亲密关系的思考,能够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的人,一定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这个人一定能够发自内心的爱自己,因为只有内心能够自给自足,有充盈的爱,才不会渴望从他人身上获取爱。
比如我曾经发消息会渴望回复,会渴望有一个人能让我无所畏惧的任意发脾气,会渴望有个人做我的心灵依靠,让我不用努力不用拼搏躺平就好。这些渴望都揭示着我认为我自己很弱,我自己不行,甚至我自己是不完整的。
渴望回复意味着渴望通过别人的秒回确认他是爱自己的,自己是有特殊地位是有价值的。
渴望有一个无限包容自己的人,是婴儿思维,婴儿是一个没有自保能力,认为外界十分危险,只能通过哭闹获得父母的安慰来确认自己是安全的人。何其相像是不是,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成年人,是有足够能力自保的,如果还害怕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防身技巧,安装定位系统发送给家人等方式去排除潜在的生理安全。那么心理安全就是知道只有自己内心充盈的爱才能抚慰自己恐惧的灵魂。
渴望别人做自己的心理依靠,这是最本质的不自信的表现,不相信自己是完整的独立的人,也不相信自己想要的生活是自己能够创造的。而一旦持有这种心理去获得亲密关系的人,一定会卑微,会完全屈服于男权文化。
所以,如果你处在急切想获得亲密关系的阶段,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想从这段亲密关系中获得什么,可能就是我们人格现在所缺失的。
而只有我们内心充盈,人格完整,在奔赴自己向往的人生路上才能遇见同样的人啊。
愿我们耐心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