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读完史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和霍华德·马克斯的《周期》,最近又来读《反脆弱》,发现3本书中有很多观点不谋而合。
《周期》告诉我们,人类活动是形成周期的主要原因,会促使周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反脆弱》又告诉我们,人为因素的增加导致“黑天鹅”的影响在进一步增加--人造的复杂系统往往会引发失控的连锁反应,它会减少甚至消除可预测性,并导致特大事件。
《周期》中说,损失是可以衡量的,而潜在风险是无法衡量的;《反脆弱》中也说,脆弱性是相当容易衡量的,但风险却很难衡量,尤其是与罕见事件相关的风险。
前言中,在写“脆弱推手”这一段的开头,作者说:“我们的想法是,不要去干扰我们不明白的事情。作者认为,物理学之外,一般在复杂的领域里,事物背后的原因往往很难让我们看清,但脆弱推手却会出于他们脑中对“科学”的界定,为这些不能解释的事物写用户手册。
这让我想起很多小说家都说,好故事都是自己展开的,而不是作者在动笔之前先为故事设计一个框架或者构思,小说家只不过是故事的记录者。
史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里甚至说,故事如埋在地下的化石,是遗迹,作家的工作就是利用他/她工具箱里的工具,把每个故事尽量完好无损地从地里挖出来。而情节构思作为一种工具实在是太大了,犹如一把开山锤。你确实能用一柄大锤把化石从坚硬的地里弄出来,但大锤掘出来多少东西,差不多也就砸碎了多少东西。
无论脆弱推手还是作家,如果因为无知而用并不符合复杂真实情况的概念去解释真实情况,往往会把事情搞砸。而如果知道这解释并不符合现实却执意这么做,那就是骗子了。
【核心概念】
反脆弱性:指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的事物的特性。
反脆弱性超越了复原力或强韧性。复原力能让事物抵抗冲击,保持原状;反脆弱性则让事物变得更好。
脆弱推手:是那些不科学地高估科学知识的能量的人。他认为事情背后的原因是可以自动显现的。但物理学之外,一般在复杂的领域里,事物背后的原因往往很难让我们看清,而脆弱推手会出于他们脑中对“科学”的界定,聚在一起为这些不能解释的事物写用户手册,从而使人们忽视了这些神秘的、难以解释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