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状态不太好,可能对于上次村落设计实践的汇报的翻车耿耿于怀,每每想到都有一种羞耻感油然而生,以至于事情过了一个月,内心仍然荡漾难平,最近这种消极情绪更是有蔓延的倾向,昨晚久久不能入睡,早上又因为睡眠不足导致一天的困乏劳累,简直恶性循环。
想着总要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不能一直这样的情绪循环,又或者下次再碰到这样的事情再次翻车,那真的要从二楼直接跳下死掉算了。
这阵子也在努力寻找一些方法,在此总结一下,给自己列列提纲,整理一下思路。
一共找寻了:
说话的艺术(里面内容已经忘了)
崔永元——像他一样说话(花了一百大洋,始终没抓到重点)
学会说话(内容已经忘了)
如何练就好声音(以前买的课,没实践过)
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面沟通技巧(大概记得)
走红——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没实践)
……
总之,一堆……
有些气馁,因为中午和一位女性同事(大家一起的)去浙大吃饭,前面男生们聊着自己喜欢的话题,我没挤上去接话,又怕女生一个人在后面烦闷,索性就陪她聊聊天,但是脑里又产生一种不知道还讲啥的讯息,加之昨晚失眠,精神有点萎靡,我故意提高嗓门想表现出活跃与热情,又感觉自己的声音尖细难听,反正就是,几近翻车的节奏,到后来都开始想打退堂鼓了。。。。。。索性女生话头比较多,主动找话题,这才平安到达食堂,大家排队点饭,最终相安无事。
其实自己心里明白最主要的是难过心理上的坎,但是始终没法解决。
现在的思路是 通过一些小的改变与练习,让自己有些微社交方法上的提升,在日常中能够成功用上,并能够收获到正向的反馈,以此给自己些许的自信,从而产生心理的变化,产生良性循环。。。。。。
总结下最近所看所听所得的方法:
1.要积累自己的语汇,一些成语,专业词语,有趣的故事等,平时要注意摘录积累。
2.培养说话的逻辑性。要想讲话有逻辑性,我认为首先要有重点,一般给每个点建立简单的逻辑即可,不必过于复杂。
3.如果要叙述复杂的事件,陈述复杂的逻辑,我认为首先要锻炼树形思维,脑海里要有清晰的树形图,如果还没有达到能力的话,可以先用纸写下来。
4.平时学会写文章,通过写,锻炼自己阐述逻辑的清晰度与深度,以及自己语汇的表达丰富性与准确性。
5.对于自己声音的培养与锻炼。
说话要讲究声音的清晰度,音色,声音的温度,声音的风格。
自己的毛病就是声音过于尖锐,没有温度,声音过轻。
要想声音好听,首先在平时刻意改变自己的发声部位,刻意调整自己的音色以及声音的大小。
6.敢于说话。
碰到不熟的人或者是领导,其实不必要求自己和他们谈天论地,可能一句简单的问候即可。如果获得良好的反馈,或许会激起自己进一步讲话的欲望。
7.平时说话注意说话的措辞,语境语义是不是合时宜,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都需要过脑子。
8.根据自己的个人形象,适当注意自己的说话风格。因为和自己形象大相径庭的说话风格,搞不好会让人敬而远之。或者可以通过自己说话的风格,动作气质,重新培养自己的个人形象(可能比较难)
以上是自己的总结——请专家点评献出宝贵的意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