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天尊地卑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出自孔子《易经》的《系辞》,这是开头的第一句话。

现在我们称《易经》为《周易》,《周易》是周文王整理的;另外还有两种《易经》,就是《连山易》与《归藏易》。这三本《易经》统称为“三易”。

《周易》是以乾,坤两卦开始,不论是乾坤两卦还是八八六十四卦,可理解为是一种符号逻辑。如乾坤两卦,乾代表天,坤代表地。拿人来讲,乾又代表男的,坤又代表女的。它可作为事物的一个代号,一种标记,没有必要纠结它到底代表的是什么,它是不定的,适用于任何方面。

乾坤两卦代表了大自然的物理世界,它 是代表了物理世界这个大自然的符号。乾代表了天,坤代表了地,我们现在这个宇宙,乾坤这两个符号就作了代表。

为什么说天尊地卑?天尊是尊贵,高远。我们抬头仰望天空,永远的虚空,无边无量的虚空,没有尽头的是谓太空。高远是我们人触及不到的,很尊贵的,这就叫做天。地很卑近,卑者近也。我们人类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大土地的文化,人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地球,我们人与大地很是亲近,关系密切。换句话说,卑就是很浅近,很浅很近,是我们人接触的到且离不开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宇宙物理世界,天高远而不切实际是为虚,地亲近可触及是为实。

何以叫做“定”呢?定是确定的法则,不能变动的。如我们站在地面上,一看头上就是天,到了飞机上,向高空看去,是太空,太空的上面还是太空。凡是我们脚踩的那个,踏得到的那个东西,脚踏实地的,那个便叫地。这个法则是不能变动的,所以说“乾坤定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