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像逃难似得去上班了,留下凌乱的一切。厨房,客厅,卧室,唯一可以下脚的地方就是我的足下。你问孩子在哪?
端坐茶几上,正尝试着要怎么用平底锅炒出美味的积木送给妈妈。
他有无数个新奇的想法:
风扇
在外面的世界里,寻找一切他能看到的风扇,风扇,妈妈帮忙打开风扇转转,妈妈帮麦麦做风扇吃吃,这个风扇坏了,妈妈帮忙修修。在他的世界里我永远是super妈妈!
石头
石头丢在了地上,妈妈帮帮麦麦抱抱石头,我捡起石头吹了吹,摸了摸,还给儿子。儿子念叨着接过石头,没事儿!没事儿,再次把石头扔在地上。场景一再次上演。
画画
妈妈画风扇,
妈妈画熊猫,
妈妈画车,
妈妈画橙子,
妈妈画·……
妈妈画奶粉,这是要怎么画???
多希望妈妈上学那会儿学的是美术专业!
有一天他突然自己画了一个蘑菇,一岁10个月的孩子。我骄傲不已,泪流满面。
喝水
儿子不爱喝水,我想了一个办法。
风扇喝水了,麦麦喝水吧,风扇没有嘴,麦麦有嘴,儿子喝水ing。
车喝水了,麦麦喝水吧,车没有嘴,麦麦有嘴,
儿子喝水ing。
几次下来,小男孩儿变聪明了,还得想其他办法,
妈妈的系统需要快速升级。
彩色气球。
走进商场,促销活动后残留的彩色气球碎片,铺满了一个区域。
妈妈,绿色的气球爆炸啦!
然后斜着身子拉我走,眼睛看着不远处手里还拿着十多个气球的促销员阿姨。
我知道他想要,于是放开了他的手。
小男孩在那个阿姨身边转悠着,想去拉一下手表示友好。最后小男孩也没有得到想要的气球。
妈妈有种莫名心疼,
亲爱的孩子,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所要可所得,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锅
“摸摸头,换香油”,当有一天我宠溺地胡撸胡撸完他的头时,
“摸摸头,换锅”斩钉截铁。
锅是他的最爱,家里的平底锅是他最喜欢的玩具。如果看到售买锅具的店,会放下一切毫不犹豫跑进去。
麦麦买锅,
麦麦买锅,
麦麦的平底锅,
麦麦的电饭锅,
麦麦的蒸米饭锅,
麦麦的大锅!兴奋的难以想象!最终还是会被抱着一览这锅山锅海。
玻璃餐具
从小就是自己带他,尤其辅食阶段,
妈妈在给你做饭饭,麦麦别哭!
看!这大锅,
看!这大盆,
看!这大铲,
看亮闪闪的玻璃碗!哭声嘎然停止,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我手中的碗。
也许就从那一刻,我给自己的玻璃碗埋下了祸根。
有一天,听到了它们碎裂的声音,我知道我的玻璃套餐碗没了。
我的教育方式:
尽量去满足孩子的需求,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重要的是,你陪伴他玩这些大人觉得危险的东西,玩的过程中要传递给他一种危险意识!玩的时候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慢慢的他就会建立这种观念。在进入社会或者遇到危险时就会启动这种保护机制。
当然无理要求就需要妈妈上阵,连哄带骗转移话题,费上半天口舌,还得锅来平天下。
洗澡
把小手举到我脸前,妈妈摸摸,
一摸黏黏糊糊!
放到我的鼻子前,妈妈闻闻,
一股橙子味儿!
难受,妈妈,麦麦要洗澡……
放到水盆里,不一会就听到满意的声音“干干净净的了”
抹了香,滑溜溜的转到小被窝,玩起捉迷藏来。
小朋友天性喜欢水,每次在洗澡之前警钟长鸣:麦麦洗澡澡要用蓬头、花洒、洗澡盆。外面其他的湖水、河水不能洗澡哦,里面有泥巴,有小鱼粑粑,洗的更脏啦;最重要的是,那里的水比盆里深,危险!!!还冰凉冰凉的,我们不去。
也不知道有没有全部听懂,烦不烦!
儿子听完只回复一个“嗯”字。
每次都会有点小受伤
一个童年因溺水失去弟弟的人,
说完这样的话总是有满满的遗憾。
衣服
“儿子,早上好!”
儿子的回复出乎意料:“看见奶奶的米饭锅冒热乎汽了!”三句不离锅,真爱啊!
“儿子,黑色、红色你穿哪件?”我拿着帽衫寻问着。
小手一指,“啊……啊……啊,红色!”
午饭后,衣服湿了,
“妈妈,帮帮麦麦换干干净净的”
“啊……啊……啊,黑色”
没得选咯!哈哈哈
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我还没来的及刷牙,
我还没来的及洗脸,
儿子的脸已经变花,酸奶牛油果乎满小手。
美好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躺在床上,一回身,肩头你可爱的脸笑开了花,
这个世界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