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我的家乡,冬季,白雪茫茫,在这个依安的县城里,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元宵节。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这个县城过,为了陪女儿读书,只好留下丈夫一个人在乡下种地。这样便告别了以往的家。
清晨,阳光明媚, 有了春的气息,大街小巷,人潮涌动,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秧歌队很早就在街上拉起长队,扭起来。
我和女儿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着。片刻,正看得起劲,一阵冷风只穿我的心窝。抬头看,天空阴森森的,顿时风吹得冷嗖嗖的。此刻,有了想回家的感觉。女儿也觉得冷,我们母女协商着,一起走向了那个在此地租的20平米小屋。。
当回到屋子以后,立刻感到了温暖,屋子里,除了书床,还有一些生活用品,任何娱乐的东西都没有。
我和女儿站在窗前,望向窗外,我们相互对视了一下,开始享受这个清净的屋子。
天空,忍不住它脸上的忧郁,终于让泪水凝成了霜花。洒向大地,此时,一切鲜艳的东西顿时显得清素了许多,灯笼,衣服,房子,街道,所有的地方,都失去了早晨的温度和绚丽。
就在我们望着,这漫天的苍白,进行着无比丰富想象的时候。一个电话的响声,打破了小屋的宁静,女儿急忙一把手抢过电话。接了起来,我听了也满心欢喜。因为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那一定是来自家人的欢喜。那是,此刻多么的呢足珍贵,果真,老公问起女儿:“”你冷不冷啊?吃没吃汤圆啊!……”女儿听了,没有回答任何问题。只是流着眼泪,大声哭喊着说:“爸爸我想你啊!……”不知喊了多少遍,电话那边听了,没有了声音,偶尔会有一些嘶哑,此时的宁静,让我再次忍着眼泪,望向窗外悄然落下了雪花。
结束了电话以后,我试着逗女儿开心,可是女儿哭红的眼睛,无论怎么逗,也不愿抬头,我看着有些心疼。便把她送上附近的公交,去了舅妈家,在那里可以看电视,可以看到晚会儿,还有其他的节目,而且舅妈家的人多,至少不会向和我在一起这么冷清,女儿也同意去,答应一天后回来。
当离开公交往回走的这段路。已经是行人稀少,而且每个人的脚步都那么的匆忙。急赶着回家团圆,而我此刻的腿是那么的沉重。望着北面的风,好像觉得有些亲切,似乎它的冷酷可以扫走我心中的凄凉。难道,我怕回到那个温暖而宁静的小屋吗!还是我愿意欣赏着无情的风景呢!
那种一家人吃着热乎乎的饭。有说有笑的画面,折磨着我的此刻,在这个团圆的日子,才真正懂得了那种想家的滋味儿。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油然而生。
虽然迟疑,但慢慢的还是回到了那个小屋,做了自己爱吃的食物。可当一个人真正静下来,想吃的时候。耳朵里除了自己吃饭的声音,还有到处游荡的空气,供我生存。
那个夜晚,很快的到来,没有了月亮,只有别人家轰天的鞭炮震碎我的心灵。喝酒吗?不!没有月亮,喝酒就能醉吗?还是不要刻意喝了吧。
不一会,弟媳给我打了两遍电话。让我和他们一起过元宵。可我该如何改变自己呢?还是委婉的拒绝了,此时的我,感觉特别的冷,已经不想走出那间小屋了。只是一个人躲在被窝儿里。裹紧自己漫天的想象,除了这些,在这个清净的像有人和无人的夜晚。还能做些什么呢?连看手机的力气都没有了。,
望着窗外的雪,西北风抽起肆意的又卷向天空。任意的狂舞着。
我该想些什么呢?谁会顶着真这冒烟儿的雪。在外面打雪仗吗?还是谁家的孩子?在外面儿玩着那童话世界里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呢?还是玩着成人在剧院上映的白毛女呢?……我终于想累了,变沉沉的睡去,也许会有一个好梦吧!
为了生活,为了家庭,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甘愿承受孤独呢?但愿他们都能做个好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