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 Fast and Slow》读书笔记Ch.5-7

思考,快与慢

本周《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读书笔记

Ch.5 COGNITIVE EASE

you experience greater cognitive ease in perceiving a word you have seen earlier, and it is this sense of ease that gives you the impression of familiarity.

本章讲述的是认知舒适度,这也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用来衡量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难易程度。大脑在什么情况下会毫不费力地下判断?书中画了一张图,指出对于那些觉得熟悉、感觉很好、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我们都能很容易得出结论。那什么样的事情会让我们觉得熟悉、或是感觉很好?就是那些在我们身边重复出现了多次的、或是清晰展示出来的、或是先入为主的、或是你在心情很好的时候所接触的事物。

本章讲述了一个名为“一夜成名”的心理学实验,实验方事先给志愿者看了很多编撰出来的名字,然后又给志愿者一份写满人名的名单,让志愿者从中找出他认为是名人或可能影响力很大的人。在志愿者找出的人名中除却如爱因斯坦等这类世界级名人外,也会出现诸如David Stenbill这些由实验方杜撰的名字。志愿者并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杜撰的名字,只是觉得这类名字好像在哪儿见到过。

A reliable way to make people believe in falsehoods is frequent repetition, because familiarity is not easily distinguished from truth.

广告界可能是最善于利用人们“认知舒适度”来贩卖商品的行业之一,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上反复播放的商品广告就是力求在你不经意间对商品产生熟悉感,或是接受某一种他们想让你接受的概念。比如近年来洗发水广告不断地给大众洗脑无硅洗发水才是最佳的产品,那么当消费者要购买洗发水时,在自己没有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在价格允许的范围内自然会去挑选含有“无硅”字样的产品。所以说让人们相信谎言的方法就是不断地重复这个谎言,强化人们对它的熟悉度。

What psychologists do believe is that all of us live much of our life guided by the impression of System 1---and we often do not know the source of these impressions.

去年读了一本书叫做《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书中提出了很多关于简历、名片、文章排版等可以吸睛的小技巧,比如对于想特别强调的内容,如何设置字体;在排版上如何分组来突出分层表述等等,从而让你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这些小技巧就是充分利用了心理学家对于系统1的看法“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方式都是由系统1预留的印象所指引做出的,但我们却往往并不清楚这印象究竟是怎么来的。”

反向思考一下,当我们阅读没有任何字体和段落排版的文章时,因为不容易快速获得需要的信息,所以我们就会调用大脑中的系统2来当值,开启慢思考,少了情绪化处理。

Mood evidently affects the operation of System 1: when we are uncomfortable and unhappy, we lose touch with our intuition.

这句话告诉我们保持好心情,好心态是多么重要!不在状态时,连我们一直依赖的系统1都不能好好工作了。

Ch.6 NORMS SURPRISES , AND CAUSES

The main function of System 1 is to maintain and update a model of your personal world, which represents what is normal in it.
A single incident may make a recurrence less surprising.

系统1会在生活中帮助我们识别什么是正常情况,它会不断根据我们所遇到的事情、所处的环境、遇到的限制条件来更新和维护我们对于正常的定义。但其实生活中一些独立事件的发生,会改变我们对什么是正常现象的认知。

卡尼曼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他和家人去一个小岛上度假,碰巧遇到他的同事。随后自他们度假归来后,去伦敦的剧院看戏,他又发现这位同事坐在了他旁边的位子上。然而第二次偶遇这位同事并未让作者有太大的惊讶,他评价说第一次的偶遇使得他给这位同事贴上了“他就是那类当我旅行时会遇上的人”的标签,虽然两次偶遇这位同事的几率远小于遇到其他熟人的概率。
所以说,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同类事物的认知。广告行业是熟知和运用这一认知现象的高手。

We are evidently ready from birth to have impression of causality, which do not depend on reasoning about patterns of causation. They are products of System 1.

我们生来就习惯于为事物找因果关系。比如我们在一张纸上画出一块看起来正在滑动的方块,然后紧挨着这块方块边上再画上一块方块。当人们看到这样的一张图时,大多会很自然的说出“由于第一个方块的滑动撞击,使得第二个方块开始运动。”但其实我们看到的是一张静止的画,没有任何运动产生,而我们的大脑却在自然而然地为这样的画面找因果关系。再比如,当在一天内连着遇到好几件不顺心的事情,有些人很容易会把问题归咎于某个人或某种神秘的力量在阻碍自己,故意使绊子。

Ch.7 A MACHINE FOR JUMPING TO CONCLUSIONS

Alan: intelligent---industrious---impulsive---critical---stubborn---envious
Ben: envious---stubborn---critical---impulsive---industrious---intelligent
The initial traits in the list change the very meaning of the traits that appear later.

请问当你看完如上描述后,你对Alan和Ben的印象如何?大部分人会觉得Alan比Ben更招人喜欢。这是为什么?仅仅是描述顺序的不同,却使得两个人呈现给你的第一印象不一样了,语言艺术这么重要啊!

Sequence matters, however, because the halo effect increases the weight of first impression, sometimes to the point that subsequent information is mostly wasted.

顺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光环效应在起作用。光环效应加重了第一印象在你认知中的分量,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使得其后的其他信息都对你无效了。

卡尼曼在书中检讨他早年给学生打分时采用的方式。原来若一个学生提交两份论文的话,他会一口气把两份论文都看完并打分,然后再看下一位学生的论文。但这样评分的缺陷在于一般第一篇论文分数高的学生,其第二篇论文也会得到比较高的分数,这其中就存在光环效应的影响。后来为了避免光环效应,卡尼曼调整了他的评分方式,他先把每个学生的第一篇论文挑出来,然后集中打分。等所有人第一篇论文都打好分后,他再进行第二篇论文的评分,这样就避免了因第一篇论文得分产生的光环效应而影响第二篇论文的分数的情况。

all individuals look at the same jar, and all their judgments have a common basi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rrors that individuals make are independent of the errors made by others, and(in the absence of a systematic bias) they tend to average to zero. However, the magic of error reduction works well only when the obsevations are independent and their errors uncorrelated.

《纽约客》杂志的专栏作家詹姆斯索罗维基写过一本书叫做《群众的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提到一个观点:当一个人或一小群人做预测时出错的概率是很高的,但只要参与预测的人数足够多,那么预测的结果就无限趋于准确。

卡尼曼为此给出的解释是个体的判断是基于一定的共识基础,并存在偏见的。当每个个体都是独立作出判断的情况下,众人间的判断偏差就会趋于零。而这种使得错误递减的情况只有当每个个体间是做独立判断,且错误间没有相关性时才会发生。

before an issue is discussed, all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 should be asked to write a very brief summary of their position. This procedure makes good use of the value of the diversity of knowledge and opinion in the group. The standard practice of open discussion gives too much weight to the opinion of those who speak early and assertively, causing others to line up behind them.

这其实很好理解,就拿公司会议上的头脑风暴来说,常用的方式是每个人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用文字写在便利贴上,然后汇总、分类和集体投票。为什么不是一上来就各抒己见?因为别人讲述的意见很容易会影响你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尤其是当讲述的人是公司领导和高层时。所以先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让所有人都看到,然后再在一起进行充分讨论。这样就可以降低出现人们根据先期发表的观点进行站队跟风的情况。

Jumping to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limited evidence is so important to an understanding of intuitive thinking, and comes up so often in this book, that I will use a cumbersome abbreviation for it: WYSIATI, which stands for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

在本书中,卡尼曼用"WYSIATI"(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这个略显笨重的缩写来指出根据少量的证据来得出结论是我们具有的特质,对于了解直觉思维非常的重要,所以这个词会在本书中被多次提到。

WYSIATI facilitates the achievement of coherence and of the cognitive ease that causes us to accept a statement as true. It explains why we can think fast, and how we are able to make sense of partial information in a complex world.

WYSIATI 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可以进行快思考,以及我们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从有限的部分信息中知晓意义。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快思考可以让我们对现实世界中遇到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反应。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类快思考也会使得我们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产生认知偏差。在后续的章节中卡尼曼还会着重就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这包括很多我们可能已经耳熟能详的思维误区,比如:框架效应、过度自信、滥用启示法、轻视因果关系等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546评论 6 50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224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911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37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53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98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38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4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96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88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013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31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48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2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4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203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60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