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的:看待人、事物的时候,认为现实的范围是静止的、永恒的、固定的、永久的。
过程的:看待这个现实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看着没变化,其实也是在变化,认为现实的范围是流动的。
这两个处事模式无处不在啊!
就拿我以前的自己来说,为什么要求严格外甥女和大宝,想着必须培养她们良好的习惯,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见人要有礼貌打招呼,吃饭不能剩饭等等。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就怕一些坏习惯会追随她们一辈子。在自己的观念里,现在不养成好习惯,以后就改不过来。
她们做不到,我就会担心,就会乱贴标签,比如外甥女做作业粗心大意,就会认为她是一个粗心的人;外甥女见人不敢打招呼,嘴巴不响,看到虫子就会大惊小怪,就认为她是一个胆小的人。
现在也常常听到婆婆呵责外甥女,说她是一个懒散的人、是粗心大意的人、是一个说不懂的人⋯婆婆有些焦虑,认为外甥女以后一直就这样了,改不过来了。这个同我以前的模式一模一样。
好在我通过学习,我的观点在更新,不再认为孩子是一成不变的。孩子现在所谓的小缺点,说不定在哪一天就消失不见了。
静态的人,最容易评判他人,喜欢贴标签,看不到人或事有翻转的机会。
现在的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觉察,不要随意评判和贴标签,给他人更多的欣赏、鼓励和支持。
我们看清楚他人的处事模式,而不受限制和影响,从而能理解别人的行为,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这也是我学习阅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