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突然发现韦宝的手指甲被他啃秃了。我的心一惊,他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咬过手指甲了。韦宝看我注意到他的手,赶紧说,妈妈这是前两个星期啃的,这两个星期我真的没有咬,不信你看,说完主动把手伸过来让我看。
之前有一段时间他也突然有了这毛病,为此我专门查了资料。儿童咬指甲多是由于他们紧张、郁闷、沮丧或胆怯,且多出现在父母或老师过于严厉、批评较多或态度粗暴,使他们感觉缺乏关爱、寂寞无聊、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由于幼儿调节情绪的能力有限,当其内心紧张无法缓解时,就可能“忍不住”啃咬指甲了。再联系那段时间他的状态,我发现他确实每次在生气,情绪低落,焦虑,学习状态不好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去啃手指甲。
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和宝爹没有强制他,只是告诉他啃手指甲的危害,让他尽量不要去啃。因为我们很清楚他的种种表现,是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的。私下里我和宝爹也在反思,看起来韦宝是个大大咧咧的孩子,每天都乐呵呵的,但实际上他很在意自己每天的表现,表现不好的时候他也很焦虑。我们有时候忍不住吵他,批评他,看起来他好像不记仇,不走心,实际上这点点滴滴的东西都累积在他心里,无形中化作了压力。他虽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情绪上的不满,但是他啃手指甲的这个行为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以前,我一直觉得韦宝性格很好,活得没心没肺。哪怕上一秒被我们吵一顿,下一秒又围在我们身旁腻歪。他总是很轻松就忘记了不快,以至于我们觉得吵一顿也没什么关系,完全忽略了他内心的感受。直到第一次看到被他啃秃的指甲,我才意识到,他是个孩子,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孩子。在我们带着情绪去吵他,批评他的时候,他没有跟我们顶撞,没有说出自己的不满,更多的是因为他知道我们是爱他的,哪怕我们的行为只是借着”爱“的名义。我们只看到他事后乐呵呵的样子,却没有看到他压抑自己的情绪,独自一人舔舐伤口的时候。
我跟宝爹说,很多时候我们大人真的不如一个孩子。我们哪怕凶了他,伤害了他,他也是用最大的限度去宽容,去理解我们。只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以”爱“的名义伤害着孩子。宝爹感慨,孩子对我们的爱才是最纯粹的,真正的大爱。而我们对他的爱,更多的都是有附加条件的。表现好,我们和颜悦色,表现不好就阴晴不定,甚至恶语相加。虽然看似每次事后孩子都原谅了我们,但是在孩子心里造成的伤害却是实实实在在的。即使现在觉察不到对孩子的影响,但是我们无法预料,这些点点滴滴的伤痕累积起来,会不会在孩子人生的某一个节点暴露出来,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
这次韦宝又出现了啃指甲的情况。回想过去的两个星期,因为作业总是出现低级错误,宝爹重点抓了他的做题习惯。虽然宝爹本着最大的耐心去对待他,但是看到他不以为然的态度时,宝爹忍不住会把声音提高八度,很严厉地指出他的问题。(有时候看到宝爹这么好脾气的人都快被搞疯了,我特别理解前段时间网上说陪孩子写作业,气的心脏安支架的家长。)宝爹可能觉得一丝不苟地去掰韦宝的毛病,严格要求他是对他的爱。但是站在韦宝的角度,他会觉得不就是错了一个会做的题吗?他觉得宝爹是小题大做,浪费了他玩的时间,于是用消极的态度无声地对抗。他们俩看起来都没有错,问题出在他们都是各自为阵,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两个人能找到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或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段子,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每一个陪孩子写作业的家长都有一把辛酸泪。可是,如果让孩子来说说家长陪他们写作业时,他们的遭遇和感受,或许也一样能引起万千孩子的共鸣吧。孩子把我们气得半死的时候,我们家长往往会通过咆哮,甚至动手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可是我们的孩子呢?只能默默承受。当我们发泄完,可以撂下一句爱咋地咋地,学习是你的事,我不管了。可是孩子呢?被咆哮完,还要压抑着情绪,继续完成剩余的作业,第二天还要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有一次我说我一个星期要上十几节课。韦宝说你咋不说我一个星期要上三十节课呢。你们每天上班虽然很累,但是回家没有作业啊?你们上班坐累了还能起来走走,聊聊天,可是我们一坐就是一天。你们不用考试,不用担心考不好,也没人会吵你们……(这么说来好像他确实要辛苦的多)
我问韦宝,你一般什么时候会啃手指甲?他说当然是不高兴的时候了。我说可是每天问你,你不都说很高兴吗?他叹口气说,大多数我过得确实很开心,但是有时候比如你们吵我了,没考好,作业多的时候我都会不高兴啊!(我突然在想,之前总觉得他是孩子,学习就是他分内的事,好像很少关注他的情绪。)我说每天你不是都天天在家唱歌吗?看着不是很高兴吗?他说,妈妈,我那是给自己找点乐子,总不能让自己一直不高兴吧,我是想让自己保持理智。(咋的,你还会有失去理智的时候?)他说就像《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里,那个老雕被关起来了,第一个星期的时候每天都还很正常,再后来就变得痴呆状,我只是不希望自己因为心情不好而也变得痴呆。
当他说出这番话时,我才发现,孩子内心竟有这么多的想法,他也在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有时候在我们焦虑的时候,不妨问问孩子内心的感受,找找问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