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你首先会问两个问题:
1、 地理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2、 地理学家怎么研究地理?
这两个问题直接影响开学第一课设计,此问题一直困扰我许久,直到开学前一天才稍许清晰。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基础性的综合性学科。
一、科学研究模型
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该如何向学生讲述?学生怎样发现和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我开始思索。
生活中现象:学生们刚结束暑假,为什么要放暑假,且暑假这么长?备课累了抬头望向窗外,巍峨挺拔的中条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这里为什么会有高山?墨绿的树叶过段时间会变黄和脱落,又是为什么?生活中处处都是现象。
这些日常现象都是我们地理学科的研究主题,地理环境的自然现象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这三个问题的引入属于对地理学科研究内容的浪漫感知部分,用这些日常问题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这些问题背后又有哪些地理原理概念?对于这些原理我们采取的态度是“拿来主义”,还是带着审辨式思维批判性学习?人类文明演进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变革?(今天的前沿科技有可能就是明天的神化,所以我们才在一次次打破旧有范式的基础上重构新范式,南明教育正是如此。)
现象藏在生活中,发现、观察、并试图解释现象,为什么会是这般现象?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启发和点燃学生。首先你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现在树叶很绿),向学生提出相应问题(过段时间树叶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一开始是茫然的,你可以依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去和学生对话(进入秋冬,树叶变黄掉落),继续追问和学生对话,到了秋冬树叶变黄掉落,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关?秋冬气温变低、降水变少(究竟是哪个因素),可以给出你的猜想(可能和气温有关),那又是什么原因让夏季变成秋季?学生说这不是四季变化吗,四季变化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那究竟什么是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就能产生四季变化吗?(一步步推,追本溯源)
学生观察现象属于浪漫感知阶段,通过和学生的对话、追问,一步步带学生进入精确学习阶段,对话中建构观念,形成知识体系。学生在对地球公转原理及相应知识掌握后,再去观察和解释别的现象,属于综合运用阶段。
这些现象都是我们平时可感知的、熟悉的,从这些现象入手。第一自然哲学家-泰勒斯使人类思维从神化思维变到逻辑思维,世界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发现。你可以用新的思维模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给出猜想、证明)从现象入手,从孤立的知识碎片中抽离,概念和体系一步步建构,锻炼学生的形式思维能力,这也是初中学生需要培养和锻炼的。
二、观念建构的历程
除了新的思维模型还有就是要激发兴趣、了解认知发展水平、解决认知冲突、一步步建构观念。
结合王校的“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反观地理教学,生活中处处都是地理问题。“存在关系先于认识关系”,一旦孩子喜欢上了你,便也喜欢上了你的学科,那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呢?
地理学科本身很迷人,如何将这些迷人之处更好地呈现?
反思(本学期教学感觉和学生没有那么隔,从单纯的关注知识逻辑向关注学生转变,对学生上课时出现的不同问题状况也能够采取多样化处理的方式,尽量让全部学生紧跟教学节奏,上课也感觉越发灵活自如)
上面提到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找准学生的认知冲突,并通过对话建构形成观念才可能让教学初步落地,学生经历此过程建构的观念也会很具体、贴近生活、切合实际。例如问学生树叶到秋季为什么会变黄和掉落,此现象和地理有关吗,具体和地理哪块知识有关?学生此时头脑中有一堆孤立、混乱、模糊的地理知识,具体是哪一个?(学生此时认知有一定的水平)如何将认知冲突化解,并找见最终的答案,实际上也就是让观念和现象结合,只有两者结合,教学才可能落地。(地理知识是否掌握的最终检验是能解释生活中繁杂的现象)学生此时对气温观念的理解也不只是局限在教材定义,而是对其有深入和全面的建构发生。
当然化解认知冲突和建构观念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什么层次,不同学科有各自的测试方法。
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我们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现在初一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很高,知道很多地理方面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孤立、零散、不成体系且容易混淆的。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便是我们进行教学、课堂对话的前提。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课堂对话的设计也会围绕认知冲突开展,让学生在对话中自己解决认知冲突,并真正的建构生成观念,例如前面提到的树叶变黄落下的例子(和地理气温观念有关)。
在课堂对话中,教师只是起点燃学习兴趣、引导探究、适时点拨的作用,这样学生建构起来的观念长久且灵通,也能和生活结合,解释生活中各种具体现象。(引导学生擅于观察、发问、探究,而不是被动接受概念,最后是利用已经探究的原理去解释不同的现象,也便是运用、练习、巩固的过程)
再来说树叶春季发芽,夏季深绿,秋季变黄掉落的例子,这样从现象推出气温,最后再从气温变化推导出地球公转,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因果联系、框架意识,对核心因素理解更透彻,便于建立完整的逻辑知识体系。
三、大问题意识
地理中的大问题,也就是生活中现象,也便是教学的情境化处理,要擅于将知识和现象结合,一层层深挖和推导,最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即是可以从现象探究出原理,又能迁移解释其它现象的学科能力)
举个实际教学例子
地球公转的纪录片带来很强冲击力,公转是如何产生四季变化的,激发兴趣,属于浪漫感知阶段,要有正确定位,再去深入探索规律,进入精确学习阶段。
1、 学生已有的认知是公转产生四季变化,那假如地轴不倾斜只有公转还会产生四季变化吗?(设计认知冲突) 学生意识到两条件都具备就会产生四季变化。继续追问假如地轴不是暂时固定指向北极星,地轴指向随公转而变化(地轴指向变动缓慢,继续认知冲突,通过不断对话,学生一步步逼近真相,最后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会产生四季变化)
2、 地轴倾斜,地轴为什么倾斜以及倾斜带来哪些影响,并对其影响进行研究,假如倾斜角度变化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的认知起点是模糊知道公转产生四季,一步步追问逼近,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逻辑的建构。
接下来继续探究倾角变大或者变小,对气候、生物多样性等等方面的影响,才是真正将知识在建构的基础上学会了迁移、综合运用。正是地轴倾斜是才有四季变化、有极昼极夜现象,地球上有不同温度带。如果地轴倾斜度变大或变小,上述这些会发生什么变化?
倾角变大,热带、寒带区域会变大,温带变小;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范围也扩大;四季的时间长短也会有变化,生物的多样性也会变化,气候都会受到影响。
倾角变小最重要的影响,寒带变小,冰川融化,温室效应变强,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等等。
再继续追问历史上的冰期是否和地轴倾斜变化有关?倾角变化带来气候变化,对冰期造成影响。也可以追问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和争夺资源界限,是否也受气候的影响。
这只是气候影响历史的一种探究的维度,还可以有其它的维度和视角,学生不要局限,要有科学的探究精神,而不是一味的接受,这也是历史和地理结合的点。
校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