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夸”三十六年》
《越战越勇》舞台上,父子两代警察同台同框,儿子所在的警种是反诈骗,而且做出了很多成绩,收到了很多表彰,除了主持人介绍的成绩外,我后来查看资料得知,中国诗词大会上小刘警官也很出彩。但是父亲对主持人说:“我们父子在家很少交流,我也很少表扬他,今天,我要表扬他,干的不错!”父亲的话一出口,主持人看到儿子眼睛里闪烁的泪光,说:“看得出您很激动,父亲嘴上不说,您做了什么他心里都知道。”儿子点头。
后来,儿子唱了一首《父亲》,说是送给自己的父亲。歌词是这样的: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
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
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
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
……
感谢一路上有你
其中“我是你的骄傲吗?你还在为我担心吗?”让人感觉特别有味道,觉得唱的就是他自己的心声。
我们传统的家庭教育是父严母慈,这没有错,这种方法也有它的合理之处,也不影响老刘警官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才,我想说的是,其实,没有哪个孩子不想成为父母的骄傲,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更好。三十几岁的大男人听到父亲的表扬尚且心生激动,泪光晶莹,可见,无论得到多少褒奖,他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是至亲的肯定,这三十六年的等待太漫长太漫长!
我想起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很少得到父母的肯定,当然,父母在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严格”甚至“严厉”,表达对儿女的爱,他们希望我们更好,但是却造就我们在接受他人赞美时表现得无所适从,甚至传承了父母的不轻易表扬孩子,把孩子的“好”看在眼里藏在心里的方式。
不过,还好。在学习焦点的路上我们一点点变化着,尝试着表达内心的允许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