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之前,先通过一则小故事来引入关于”大错与小错“的话题。
有人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人都是要犯错误的,是吗?”
“是的。”
又问:“人犯的错误有大有小,是吗?”
“是的”
又问:“大错误和小错误有什么区别呢?”
马克·吐温说:“如果你从餐馆里出来,把自己的雨伞留在了那里,而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这叫小错。但是如果你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而把自己的雨伞留在了那里,这就叫大错。”
不知道马克·吐温是否与人说过这番话,读者朋友如果有知道出处的麻烦在评论区里帮我考据一下。想到最近有人在微博上发表"莫言长诗",结果莫言本尊看了也是一头雾水,他不忘调侃,然后转发称:“理不糙!可我也想知道这是谁写的?”网友们则是连连欢呼,纷纷称自己这些年不知道喝过多少假鸡汤,此次莫言老师亲自出面真是大快人心,假鸡汤终于撞上枪口了!
回到马克·吐温最后回答的关于“大错和小错”区别的两句话上来,这两句话颠倒着说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差别呢?是不是“把自己的雨伞留在了那里,拿走了别人的雨伞”意为偷,而“拿走了别人的雨伞,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了”只是不小心?这种回答方式的幽默怎么理解?
有人说这不难理解,第一种情况是无意中拿了别人的伞,而当成了是自己的伞。第二种情况是故意没拿自己的伞,拿走了别人的伞。从两种不同的场景里可以看出犯错误的心理活动是不一样的,无意的就是小错,故意的就是大错了。
说到对于错误的态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系列的问题,有人会问起“对待错误是应该宽容还是严厉”,老师或者班主任也感慨“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该怎么办”,恋人之间时不时发牢骚“为什么我忍受不了TA的一些诸如「什么」、「此类」的小毛病”,还有一种问题就是如标题所写的:“为什么有人会说,相较于大错大过,自己更不能容忍小错小过呢?”。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的是耿直的人很可能会说“无论错误大小都要明确严格的责任担当”。
“对大错宽容,对小错不能容忍”其实是一条审慎的处世原则
“对大错宽容,对小错不能容忍”这其实讲的是一个现实的处世原则。一开始我对这个不大好理解,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小的错误往往不被人重视,犯了小错时对方也容易被其他人原谅;而当犯错的人出现重大的失误或过错时,往往是要遭受严厉的批评或承担严厉的惩罚,甚至如果是在工作岗位上造成了严重后果或重大损失的人员,很可能会被革职、解雇。
而随着经历与了解的事情多了,我才逐渐明白“对大错宽容,对小错严苛”的精妙。在《之江新语》中有一篇是讲“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的,说到人要“慎小事,拘小节”,小事小节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由小到大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
“堤溃蚁穴,气泄锋芒”,“巴豆虽小坏肠肚,酒杯不深淹死人”,这样一理解,才明白生活中有些“小错”是需要用一种审慎的态度来对待的,那些容易被原谅的小错误,容易引起人忽视的小错误,若是频繁地发生,而且同样的错误反复出现,甚至形成了一种“习惯”,那么,为什么要容许它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直到最后引发严重后果才追悔莫及呢?
所以,这也许就是一些人说“相较于大错大过,自己更不能容忍小错小过”的原因吧,一方面,可能“小错小过”在量的积累上已经超过了自己忍受的极限;另一方面,可能是天生个性耿直使然,不能容忍别人失误或犯错,或者是缺乏一定的同理心,无法站在对方角度换位思考。
现在一些处于管理或者领导层面上的人士开始讲出“大错多宽容,小错慎不拘 ”的体悟,出发点大抵应该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就可以让人避免犯更大的错误吧。有时企业组织文化中对于某些规章制度或者处理办法上的“小题大作”,可能是为了要员工警惕那些工作中容易发生的小错误或者低级错误。
“大错多宽容”,大概是以一种同理心来包容他人的过错吧
一般来说,人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多少都会产生一定的内疚心理。每个人都明白错误的大小与对应的结果严重程度是成正比的,如果我们仅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大加指责,往往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则易让对方产生“破罐子破摔”或者逆反心理:我就这样了,你能把我怎么样?这样葫芦还没按下就又起了瓢;二则一顿批评指责虽说会产生一定的警示效果,但这只不过是下属对上司或晚辈对长辈或过错方对得理方某种威严上的暂时妥协,触及不到对方的内心深处,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时隔不久,可能照犯不误,甚至变本加厉;还有一方面,严加斥责易让对方产生遇事畏缩的心理,做什么都怕犯错,久而久之,失去了自信,丧失了对于新鲜事物探索的热情。而此时的宽容,有一种正面的能量,它能触动人的心灵,它比批评或惩罚更容易使人接受,促使对方开始自省自己的行为,努力向上、向善。
“大错多宽容”,也不是不讲原则,一味地宽容就有可能演变为了纵容,或者自己无限度的宽容渐渐变成了对于某人、某事的无法容忍,那就成了一种痛苦。所有宽容也要多一份理性,少一点盲目。
“小错慎不拘”,既不能吹毛求疵,也不能超出范围随意苛责
当然,“小错慎不拘”,并不是吹毛求疵,比如家长或者老师见到孩子的不对就对其进行批评指责,很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某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误,可能有时也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自我教育,自我解决,以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比如好心做了坏事的错误、偶然失误的错误、无法意料的错误,我们应本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态度,尽量地宽容对待。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小错慎不拘”或者“小错苛责”只适应于一定的条件下,如工作中的上下级之间或人员管理层面,家庭中的父母对小孩或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育抚养不能过于溺爱等。如果你把“小错慎不拘”或者“小错苛责”的范围扩大了,比如扩大到生活层面上,那非出问题不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你随意苛责别人就很容易制造麻烦与对立。因此,在其它范围内对于“错误”比较适应的原则应该是,不要责备求全,不苛责别人,做到小事糊涂,大事清楚就行了。
(完)
欢迎大家畅言评论。本文非立论写文,仅为分享一般话题性内容,请读者朋友们包容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