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典范和标杆。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廉洁奉公,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什么是政绩观。回望过往历程,答案其实显然易见,在一次次重大会议、一次次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要求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从外出考察调研时就可以看出,无论走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事情总是看得真切、问得仔细。“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时常会挂在习近平总书记嘴边。
树什么样的政绩观。“党为人民谋福利,人民永远跟党走”。党的干部始终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不仅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更要有“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厚植“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简而言之,就是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赋予的全力握在手里,把人民群众殷切盼望落在行动上,能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实在、最迫切的困难解决好,这些看起来不怎么样的“政绩”其实就是最大的政绩。
怎么树政绩观。如何树政绩?一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坚持人民立场。“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为民宗旨”,一心为民谋福祉,如焦裕禄总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如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用行动证明了“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爱人民爱在心里头。二是要始终把党性修养当作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坚守正确政绩观。要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解决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俯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不能居高临下,更不能走马观花,形式主义。三是要始终干事创业摆在工作中核心地位,坚持躬身践行。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始终用真干创造实绩,在担当实干中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学思想、见行动。当前,在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这一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中,清远市阳山县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放眼望去,整个县城绿了,活动大赛也多了,青年人才也愿意返乡创业了,这一切,群众都笑眯眼了。
2023年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提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走好人间正道,不断厚植为民情怀,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笃定信心、大步向前,不断绘就更精彩更辉煌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