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吉姆·海史密斯的《敏捷项目管理》,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理解概念的重要性。
李笑来给我们一个人脑操作系统的设计图:
决定人的行为、认知的核心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很多人能力不行,根本就在于对概念的不清晰。
比如,什么是敏捷?你能一句话,或者用几个词来描述、定义这它吗?
我想很多人根本定义不出来。
海史密斯对敏捷给出的定义是我多年对敏捷实践过程中,认为最完美的。首先他定义了敏捷是一种能力,是创造并相应变化,从而在动荡的商业环境中创造利润的一种能力。
接着,敏捷项目管理就是驾驭敏捷这种能力,针对控制与适应、组织与团结、结构与灵活、效率与效果、风险与机会进行平衡的一门艺术。
另外,关于方法论,我最近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知。
首先,我们学习有三种:
001 归纳法
基于时间与空间,对过往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法就是基于连续性假设基础上的,首先就认为这个世界是连续的。然而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也就在于世界其实是非连续,并且归纳法只能用来证伪,不能用来证明。
002 演绎法
基于哲学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然后得出结论。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必然为真。但如果前提是从归纳法得来的,结论也不一定是真的。
003 假设演绎法(第一性原理)
如果演绎法的前提是第一性原理,是更大的时空尺度下为真,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必然为真。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学习,基本停留在归纳法,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过往经验。但为什么经常掉沟里呢?就是因为来自于归纳法的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