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泡沫
一个人喜欢不断尝试,那她也更容易发现自己潜能所在。
在经历18年的社群,我也发现了我的潜能所在,以前不曾想过会发生在身上的事,尽然在我不放弃下都显现了,而且有了收获。
每当收获时,我都会问自己: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这不是偶然也不属于必然,当你不断坚持做一件事,并且没有考虑结果会如何。只是享受着过程时,总体来说都会给你一个漂亮的答案。
比如说默默坚持晨记,理清了我的生活。
比如说默默坚持冥想,知道了元认知。
比如说尝试快速阅读,尽然发现十天可以读20本书。
…………
缘起
2019年年初准备上班时,看到叹号大大在朋友圈发了一则信息:
放假十一天读42本书,我的天那,怎么做到的。
出于好奇宝宝的我,赶紧留言求大神传授方法,大神说:等等。
好吧,大神既然都说等了,那咱就听话一点呗。
不过这“等”来得还是挺快,没过几天,大神就来问:泡沫姐,快速阅读?(有木有感觉到挑衅的味道)
直接把内测招募信息甩了过来,不甘示弱的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其实当时我挺忙,报了牛班的定位打卡,社群运营官的课也在3月1日正式开始,(还不知道啥状况呢)
但也依旧报名了……
因为我想,不去尝试怎知自己行或不行,万一成功了呢,我不是又给自己刷了个“里程碑”吗?
以前的我如何读书
2018一年,我大概读了有50本书,当然这源于社群。过往就不说了,有点丢人啦,哈哈哈
刚开始阅读呢会每页都翻,速度很慢,没耐心时就不看了,想起的时候又找来一摸,做笔记吧基本是照书上抄,结束后还是爹归爹娘归娘,还给他。
在七月偶遇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记得当时花了两天就看完了,再次看时我就认真的做了标签,有我需要的我都会做个小标签,这样下次下下次拿,就方便了很多,也确实如此。
李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对啊,时间就是生命,一本书看完整我不是也没记住吗?即使记住最多一点还要配合践行这才是最好的应用。
那我就问自己:你需要什么?读书目的是为了什么?
心底的声音告诉我: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让自己更好的践行。
那么看不看一本书我有何好纠结,我关注自己喜欢的和想践行的就好。
比如读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我关注坐享。
比如我读成甲的《好好学习》我关注反思。
因为这两点我都在践行,也带来了一点好处,所以我记忆特别清晰,
跟叹号大大报名后呢也说了这一习惯,同时也得到了他的鼓励,方法是对的,有选择的读书。
那快速阅读你肯定行。
好吧,没有挑战的人生有何意义。
来吧,试看期
2月24号叹号大大拉群,开始语音教方法学习,也是第一次看到一个人可以对话三个语音说话。
这里我对叹号大大只有大写的【服】,让我这个老年人直接惊呆了。
而且知道吗?学习快速阅读的都是小年轻,现在的小年轻,大家都懂得,脑袋瓜抵我们这些老年人三个。
不过,我没有认怂,而是认真学习,有问题就问。
课程结束基本掌握了方法,开始尝试。
先说下目标,我对自己的目标很清晰,每天两本书,尝试期和挑战期都一样,不骄不躁的去完成,按照自己的步伐,跟自己的过往比较。
四天尝试期很快,我也尝到了甜头,因为阅读快了,一省下了时间做别的、二还会画我所谓的思维导图、三完工后可以看图说话2000字,有木有有点赚大的感觉。
必须有……此处用用个省略号……
尝试期过后直接转了押金给叹号大大,也就是说挑战期开始,关乎着我的钱,所以我必须完成。
叹号大大还来忽悠,问我要不要超越20本,或者可以看30本,等等,我脑子也算清楚,没有答应。
悄咪咪告诉你,我做不到的事肯定不会答应,而一旦答应我想方设法也会完成。
就是如此执着……
挑战期,我同样可以
3月1日挑战快速阅读拉响了警铃,同时另外两个社群也在紧张忙碌中。
我的时间依旧只有早上和下班后,那我把打卡文放在了早上,至少可以获得行动力爆棚,呵呵,能抓的不放弃。
BM社群是我想学的,这次我决定全身心投入,主动报名班委,主动参与策划活动,被邀做主持人……努力把每份作业做到自认的最好,当然也得到了管理组两次选优,主持人获得大伙的好评。
快速阅读就放在晚上,两本书两个小时应该没问题,前五天挺稳妥,心里还是有点焦急,怕要不成,怕做的不好,骚扰叹号大大挺多,一直问些不是问题的问题。
得到了叹号大大耐心解答,并一步一步优化,在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稳稳的完成。
不过在最后两天还是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第六天有点事忙活的读一本后就困得不行,直接放弃睡觉了。
第七天儿子回来,我自然也忙活,也只是读了一本。
这样的话我就积累了两本没有读,也就是说周末我要读6本才算是完成任务,没有超越。
我放弃吗?当然不会,周六上午在家给儿子做饭,中午又被儿邀请去超市晃悠了两小时多,心里虽急但是不能说。
三点多到家就开始看书,一本结束后折腾晚餐,然后继续三本,我必须啃完三本,必须。
到十点多我做到了,七上八下的桶终于放下,因为明天的两本我不急,我肯定可以完成,而且120%,就是如此傲娇。
周日的结束,十天挑战也就结束,我也完美完成了我的目标,而且还超额一本,一脸的骄傲。
写在最后
谁活着不要面对一个个的挑战,只有不断去尝试挑战你才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才会发现新的领域。
俞敏洪难道生来就属于新东方吗?不是,他也是经过不断的磨练,然后才有了新东方。
诸时健坐牢十七年,出来创业,做出了诸橙的品牌。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故事。
所以,假如有缘的你看到这篇文章,不管你读书状况如何,都可以来报名体验,相信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共勉,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