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回学校交流了半个下午,然后去了隔壁学校见了几位老师,经过了一个楼层,高三级的,在走廊上看到了很多不同的横幅,其中,“力争985,保证211”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我们的那一年,只有重点、一本、二本······的概念,关于985、关于211,显得那么匮乏和贫瘠。挺羡慕这个年代的这股劲,挺遗憾那些年对于某个区域是如此的空白。
初中的时候,读过一本书《等你在清华》,一遍又一遍解读,感觉跨过去一个门槛,就可以走进美丽的清华园,亦或者去燕京游弋。而后固然发现,那些我们曾经用尽整个青春仰望的地方。
伫立在梦里,高不可攀。
昨晚跟一个老师的女儿聊天,因为老师常说:“女儿今年6月高考,我比我女儿还要紧张。”不知道多少家长们,尤其是作为老师的家长们,那种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波澜。
跟小姑娘闲聊的时候,竟然找不到半点当年的兵荒马乱,她的心里更多的是坦然,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她内心的那一种笃定。
如题所说,如她所言:“力争985,稳保211”。
每一个用心去拼搏的姑娘,boy,骨子里面的那种的坚韧,显得弥足珍贵。就像我们曾经印在课桌上的座右铭,像一株美丽的蔷薇,静静的绽放在自己的心里。
为什么特别在乎学历,为什么从来没有想过不读书,我相信着,读书跟不读书的人生,真的不一样,或许你无法改变原生的家庭,但是读书可以给你逆袭的机会。
我转型刚入职的时候,在办公室打杂,领导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其中的一个任务之一,就是接待过来面试的人员,然后帮领导整理归纳简历,211和985背景的简历领导总是特意交代我特意存放。
真的,能力虽然重要,但211和985的头衔才是真正的入场券,真正的敲门砖。
有人会说:“用得着一纸证书评判一个人吗?”的确,学历不能跟着人的一生,文凭也代表不了能力。但是,很多的机会,在某些时候,只留给拿着这张通行证的人。
因为,它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着你青春时光所有的努力奋斗,代表着你坚持不懈,力争向上的过去。
它也是你十几年读书生涯最美的符号。
我们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至少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只为高三勇敢的一搏,终于进了985、进了211,甚至,还有一些人,硕博连读,最美好的年华全部用在研究上面,这就是他们的热爱,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赚钱远远比读书更加重要,然而,对于一些人,读书的意义远远不在于谋生,它更带来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读书无法让我们发家致富,但确实大部分人通往成功的捷径,对于每一个没有背景,只能靠着自己的人而言,读书才是你获胜的筹码。
我们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
只有五十多天就高考了,用这句话与你共勉,与青春共勉。
“力争985,稳保211”。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