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菩萨具足多闻。
菩萨摩诃萨
为大涅槃十二部经
书写读诵分别解说。
是名菩萨具足多闻。
除十一部惟毗佛略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亦名菩萨具足多闻。
除十二部经若能受持是大涅槃微妙经典。
书写读诵分别解说。
是名菩萨具足多闻。
除是经典具足全体。
若能受持一四句偈。
复除是偈若能受持如来常住性无变易。
是名菩萨具足多闻。
复除是事若知如来常不说法。
亦名菩萨具足多闻。
何以故。法无性故。
如来虽说一切诸法常无所说。
是名菩萨修大涅槃。
成就第五具足多闻。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
善男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为大涅槃具足成就如是五事。
难作能作难忍能忍难施能施。
云何菩萨难作能作。
若闻有人食一胡麻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信是语故乃至无量阿僧祇劫常食一麻。
若闻入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于无量劫在阿鼻地狱入炽火聚。是名菩萨难作能作。
云何菩萨难忍能忍。
若闻受苦手杖刀石斫打因缘得大涅槃。
即于无量阿僧祇劫。
身具受之不以为苦。
是名菩萨难忍能忍。
云何菩萨难施能施。
若闻能以国城妻子头目髓脑惠施于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于无量阿僧祇劫。
以其所有国城妻子头目髓脑惠施于人。
是名菩萨难施能施。
菩萨虽复难作能作。
终不念言是我所作。
难施能施。亦复如是。
善男子。
譬如父母惟有一子爱之甚重。
以好衣裳上妙甘饍。
随时将养令无所乏。
其子若于是父母所。
生轻慢心恶口骂辱。
父母爱故不生嗔恨。
亦不念言我与是儿衣服饮食。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视诸众生犹如一子。
若子遇病父母亦病。
为求医药勤而疗之。
病既差已终不生念我为是儿疗治病苦。
菩萨亦尔。
见诸众生遇烦恼病。
生爱念心而为说法。
以闻法故诸烦恼断。
烦恼断已终不念言。
我为众生断诸烦恼。
若生此念终不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惟作是念无一众生我为说法令断烦恼。
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不嗔不喜。何以故。
善能修习空三昧故。
菩萨若修空三昧者。
当于谁所生嗔生喜。
善男子。
譬如山林猛火所焚若人斫伐或为水漂。
而是林木当于谁所生嗔生喜。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于诸众生无嗔无喜。
何以故。修空三昧故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世尊。一切诸法性自空耶。
空空故空若性自空者。
不应修空然后见空。
云何如来言以修空而见空也。
若性自不空。
虽复修空不能令空。
善男子。
一切诸法性本自空。
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得故。
善男子。
色性不可得。云何色性。
色性者。
非地水火风不离地水火风。
非青黄赤白不离青黄赤白。
非有非无。
云何当言色有自性。
以性不可得故说为空。
一切诸法。亦复如是。
以相似相续故。
凡夫见已说言诸法性不空寂。
菩萨摩诃萨具足五事。
是故见法性本空寂。
善男子。
若有沙门及婆罗门。
见一切法性不空者。
当知。
是人非是沙门非婆罗门。
不得修习般若婆罗蜜。
不得入于大般涅槃。
不得现见诸佛菩萨。
是魔眷属。
善男子。
一切诸法性本自空。
亦因菩萨修习空故见诸法空。
善男子。
如一切法性无常故灭能灭之。
若非无常灭不能灭。
有为之法有生相故生能生之。
有灭相故灭能灭之。
一切诸法有苦相故苦能令苦。
善男子。
如盐性醎能醎异物。
石蜜性甘能甘异物。
苦酒性酢能酢异物。
姜本性辛能辛异物。
诃梨勒苦能苦异物。
庵罗果[酉*炎]能[酉*炎]异物。
毒性能害令异物害。
甘露之性令人不死。
若合异物亦能不死。
菩萨修空。亦复如是。
以修空故见一切法性皆空寂。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复作是言。
世尊。若盐能令非醎作醎。
修空三昧若如是者。
当知。是定非善非妙其性颠倒。若空三昧惟见空者定是无法为何所见。
善男子。
是空三昧见不空法能令空寂然非颠倒。
如盐非醎作醎。
是空三昧亦复如是。
不空作空。
善男子。
贪是有性非是空性。
贪若是空众生不应以是因缘堕于地狱。
若堕地狱云何贪性当是空耶。
善男子。
色性是有。
何等色性所谓颠倒。
以颠倒故众生生贪。
若是色性非颠倒者。
云何能令众生生贪。
以生贪故。
当知。
色性非不是有。
以是义故。
修空三昧非颠倒也。
善男子。
一切凡夫若见女人即生女相。
菩萨不尔。
虽见女人不生女相。
以不生相贪则不生。
贪不生故非颠倒也。
以世间人见有女相故。
菩萨随说言有女人。
若见男时说言是女则是颠倒。
是故我为阇提说言。
汝婆罗门若以昼为夜是即颠倒。以夜为昼是亦颠倒。
昼为昼相夜为夜相云何颠倒。
善男子。
一切菩萨住九地者见法有性。
以是见故不见佛性。
若见佛性则不复见一切法性。
以修如是空三昧故不见法性。
以不见故则见佛性。
诸佛菩萨有二种说。
一者有性。二者无性。
为众生故说有法性。
为诸贤圣说无法性。
为不空者见法空故修空三昧令得见空。
无法性者亦修空故空。
以是义故修空见空善男子。
汝言见空空是无法为何所见者。善男子。
如是如是。
菩萨摩诃萨实无所见。
无所见者即无所有。
无所有者即一切法。
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
于一切法悉无所见。
若有见者不见佛性。
不能修习般若波罗蜜。
不得入于大般涅槃。
是故菩萨见一切法性无所有。
善男子。
菩萨不但因见三昧而见空也。
般若波罗蜜亦空。
禅波罗蜜亦空。
毗梨耶波罗蜜亦空。
羼提波罗蜜亦空。
尸波罗蜜亦空。
檀波罗蜜亦空。
色亦空眼亦空识亦空。
如来亦空大般涅槃亦空。
是故菩萨见一切法皆悉是空。
是故我在迦毗罗城告阿难言。
汝莫愁恼悲泣啼哭。
阿难即言。如来世尊。
我今眷属悉皆死丧。
云何当得不愁啼耶。
如来与我俱生此城。
俱同释种亲戚眷。
属云何如来独不愁恼光颜更显。善男子。
我复告言。
阿难汝见迦毗真实而有。
我见空寂悉无所有。
汝见释种悉是亲戚。
我修空故悉无所见。
以是因缘汝生愁苦。
我身容颜益更光显。
诸佛菩萨修习如是空三昧故不生愁恼。
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
成就具足第九功德善男子。
云何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
具足最后第十功德。
善男子。
菩萨修习三十七品。
入大涅槃常乐我净。
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
若须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罗汉辟支佛菩萨。
信是语者悉得入于大般涅槃。
若不信者轮回生死。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
世尊。
何等众生于是经中不生恭敬。
善男子。
我涅槃后有声闻弟子。
愚痴破戒喜生斗诤舍十二部经。读诵种种外道典籍文颂手笔。
受畜一切不净之物言是佛听。
如是之人以好栴檀贸易凡木。
以金易鍮石。银易白腊。
绢易氀褐。以甘露味易于恶毒。云何栴檀贸易凡木。
如我弟子为供养。
向诸白衣演说经法。
白衣情逸不喜听闻。
白衣处高比丘在下。
兼以种种肴饍饮食而供给之。
犹不肯听。是名栴檀贸易凡木。云何以金贸易鍮石。
鍮石喻色声香味触。金喻于戒。我诸弟子以色因缘破所受戒。
是名以金贸易鍮石。
云何以银易于白腊。
银喻十善腊喻十恶。
我诸弟子放舍十善行十恶法。
是名以银贸易白腊。
云何以绢贸易氀褐。
氀褐喻于无惭无愧。绢喻惭愧。我诸弟子放舍惭愧习无惭愧。
是名以绢贸易氀褐。
云何甘露贸易毒药。
毒药喻于种种利养。
甘露喻于诸无漏法。
我诸弟子为利养故。
向诸白衣若自赞誉言得无漏。
是名甘露贸易毒药。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
以如是等恶比丘故是大涅槃微妙经典广行流布于阎浮提。
当是时也有诸弟子。
受持读诵书写是经广说流布。
当为如是诸恶比丘之所杀害。
时恶比丘共相聚集立严峻制。
若有受持大涅槃经。
书写读诵分别说者。
一切。不得共住共坐谈论语言。何以故涅槃经者非佛所说邪见所造。
邪见之人即是六师。
六师经典非佛经典。
所以者何。
一切诸佛悉说诸法无常无我无乐无净。
若言诸法常乐我净。
云何当是佛所说经诸佛菩萨听诸比丘畜种种物。
六师所说不听弟子畜一切物。
如是之义。云何当是佛之所说。诸佛菩萨不制弟子断牛五味及以食肉。
六师不听食五种盐五种牛味及以脂血。
若断是者。云何当是佛之正典。诸佛菩萨说于三乘。
而是经中纯说一乘。谓大涅槃。如此之言云何当是佛之正典。
诸佛毕竟入于涅槃。
是经言佛常乐我净不入涅槃。
是经不在十二部数。
即是魔说非是佛说。
善男子。如是之人虽我弟子。
不能信顺是涅槃经。
善男子。
当尔之时若有众生信此经典乃至半句。
当知。是人真我弟子。
因如是信即见佛性入于涅槃。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
世尊。善哉善哉。
如来今日善能开示大涅槃经。
世尊。
我因是事即得悟解大涅槃经一句半句。
以解一句至半句故见少佛性。
如佛所说我亦当得入大涅槃。
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
具足成就第十功德。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