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独木舟
你好
我要从我的青春讲起,直到深爱你的末梢。我把这种感情定义为信仰,在无法掩饰的灰暗岁月中,读到你的字,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拯救我,抚慰我,成就我。
你其实什么也没做,可你做的又不止这些。
我的青春始于一个男生。那是太久太久之前的事了,像岁月匣子最底层的灰尘,干燥地存在着,却回忆不起味道。年少时的爱情不过是伤害与承受的两个载体一起演绎年轻这个词,好巧不巧,每次我都是承受伤害的载体。我像陷入半个身子在泥潭,动弹不得,于上与下都是我咎由自取,深深的创伤感被疲惫湮没,随着时间一点点淡忘,最后变得云淡风轻。
从那以后,我用掉了全身所有的力气,不再声嘶力竭,不再泪流满面,也不会飞蛾扑火。像站在日光末梢的老者,只能独自叹气,不相信眷顾,却又渴望得发紧。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之而来伴随我的是长长久久的孤独。它刚来到的时候,我并不能与之和谐相处,我总是躲避它,寻找一切可以消遣的方式,但无论我做什么,一个人的寂寥苍凉折磨着我,我无法动弹,只能体会被孤立被遗忘的感受。它的力量太强大,直穿人心,让你不得不与之对视。隔着时空,我看见了一双与我一模一样的眸子,它冷静的一动不动的看着我,没有声音,我却读懂了一切。
它说,外面的夜空很宁和很漂亮,尽管辽阔,却阒静无声,当你直面孤独的时候,你应该知道你的灵魂就在夜空中安静的飘荡,找到它,你就不会再觉得磨难了。
我忘记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与孤独和平相处的,一个人对着一个寂静无声的房间寂静无声,我读书写字,不再觉得有爪子在心口挠,我变得安静,我喜欢这样的自己。
我发现青春中的成长并不是在被爱情伤害之后,也不是在挥霍时间的时候,而是在所有剧本已落幕,只剩你一个人蹲在原地的时候,你知道所有人都离开了,你咀嚼着那些年轻的人留下的残羹,你感觉到苦涩与冰冷,你开始是有泪的,你嚎啕大哭,可是最后,你连哽咽的声音都没有了。
你才知道,别人所说的对往事一笑而过,原来是要经过这么长这么长的难熬的时间啊。所幸,你总是做到了。
年轻的孩子总是被青春的余温伤害,是那种扎在手上的小刺,你一挑拨才感觉到的疼痛。难熬却是注定的。
但在我的青春里最值得说起的,应该是你,独木舟。
舒婷的《致橡树》里说,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句话形容我对你的感情再合适不过了。深爱到想成为你,不再有其他。
第一次读你,是在深海,我还记得当时借我看书的女孩是这么形容你的,她说,独木舟有十六的耳洞,有许多刺青,简直太酷了。年轻的时候十六个耳洞是你的标志,但是现在我们都不会再刻意地提起它的含义,我想,那只是你放肆的青春而已。
不是没有看过感动的眼泪花花的书,只是合上书擦干眼泪就过去了,那始终是别人的故事。但是陈落熏却让我觉得,我是跟她一样的,卑微而热烈。
后来在《我亦飘零久》中看到的你,是温柔的。你行走的方式让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我血液中的那一块没有名字的部分,我爱的也注定的,写作。
我记得你说过,其实并不是你选择了写作,而是写作选择了你。我很喜欢这句话,我在心里想,对的,除了写作我爱不上别的职业,以后若是不干这个,我不知道我还能干什么。于是我后半个青春,贫瘠而安定的,为之奋斗。
我想这不是一封情书了,这变成了一封决绝书。希望我此生不再有潦草的痕迹,希望我能把所喜爱的像生命一样呵护,希望我能成为如你一般的人。决绝于虚妄的青春,寄情于所爱之人所爱之事。但愿如此。
舟愿你安好。
孜余
2015年11月14日
后续:
这是我在文档里找到的十七岁的孜余写给独木舟的情书,再看到这封信,已经过去了两年,我刚刚过完十九岁的生日。
我做了些许修改,放在了简书上,谨以纪念十七岁的怅惘。
十七岁的时候我写十七岁最幸福,十九岁的时候我说十九岁最合适。见识了生活,磨掉了天真,仍然抱有幻想。可能不完美,也没有那么果敢,但是这个年纪很寂静。
在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坐在考场上像一只等待凌迟的牲畜,内心悲伤却执着,十八岁被折磨的不仅仅是残败的虚情假意,还有无法挣脱的牢笼。
当我狼狈地逃脱,在火车上掩面而泣,像小兽呜咽,感觉好像失去了全部,未来又无法预知,我胆怯却又必须前行。
我没有想到一年后,我会和母亲和睦相处,会有挚友异乡抚慰,会有个肩膀可以依靠。我不再是青春时的风花雪月,我有了更多的顾虑和烦恼,我更加迷茫,也更加胆怯,梦想和现实,明天和意外,我都很担心。
但我还在写字,还在抗争,不畏将来。
我是孜余,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