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是culture shock了

昨天送爸妈回国,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疯狂地想念南京,想念以前工作的学校,同事,朋友,那些随时随地呼朋引伴的日子,那些熟悉的路,甚至是曾经租住过的只有40平方的小屋。

我跟朱老板说我想家了,不是单纯想爸妈了,是想念过去的生活,说着说着眼泪都掉下来了。朱老板抱抱我,说过去的日子有什么好的,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突然想到在离开老学校以前和一个外籍同事聊天,她告诉我说,culture shock有四个阶段,honeymoon, anxiety, adjustment, acceptance。这四个阶段并不一定是按次序出现的,可能上一分钟你很high,下一分钟很沮丧地问自己what am I doing here?这四个阶段也并不是循环一次结束的,它们会不定期地探个头。

在搜索culture shock的时候,我还读到一个词,reverse culture shock,就是说在习惯了异国的生活以后,回国又会再shock一次,而这些shock都是没有规律可循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期中假回国的后期特别想回新加坡,现在又突然想回国。

下面这张图是我觉得比较能生动展示culture shock和reverse culture shock的。(图片来源:https://ccbatlanta.files.wordpress.com/2013/10/ddd.jpg)

Culture Shock的W曲线

还有一种shock叫transition shock,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变动之后,工作,家庭,住所。

其实仔细想想,我应该是对culture shock,reverse shock,transition shock都不陌生的,离开家上大学,去美国(culture shock最严重的经历),结婚后从父母家搬到自己的小家,现在到新加坡工作生活。只是经历得再多,也好像不能在下一个shock到来的时候应付得游刃有余。不过在做了小小的research以后,意识到这是心理学上的正常阶段,也一定会过去,我现在觉得好多了。

Life is still goo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深入理解CSS过渡属性transition CSS中过渡属性transition,可以在不需要JS的情况下实现简单...
    createK阅读 10,088评论 0 6
  • 不要和程序员说情事、不要试着和他们不讲道理。 不要随便黑你身边的程序员、不要妄想理解他们的冷笑话段子。 今天让我们...
    062e270be392阅读 5,381评论 2 30
  • 多少年来,我依旧不愿踏足的那个城 而今依旧是心里淡淡的伤痛 陌上花开,那一场邂逅和烟雨蒙蒙 眼角,夹杂着不分明的笑...
    suya小墩儿阅读 2,688评论 0 1
  • 在娄底写诗十八 即使再小心翼翼,生活中有一些变故,总会让人措手不及就象某日你行走在,阳光灿烂的野外,天空突降一场暴...
    闲不语阅读 2,944评论 0 9
  • “下辈子能不能早点娶我” 最近被张伦硕钟丽缇刷屏,整整相差12岁的两人终成夫妻。隔着屏幕吃了满满一大把狗粮,钟丽缇...
    995oo阅读 2,738评论 0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