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号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不过这称号杜撰痕迹太过明显。一个且脏、且乱、且差的落后国家,国民生活不用水深火热这词儿来形容就不错了,仅仅靠着“坚毅的信念”便被鼓吹为“世最幸”,不大妥当。
我在加都行走的几日,发觉这边的生活水平落后中国起码二十年。道路上不见红绿灯和斑马线,交通秩序全靠自觉,司机小哥开车极疯狂,就算是逼仄的小径也敢飞驰横行,逼着行人贴墙走路。不过,若是路上有黄牛现身,司机们立马小心谨慎,此乃圣物,撞它可比撞人后果严重多了。这里的电视还是“大屁股”,鲜有人家迈入液晶时代。手机店中还在贩卖着按键手机,来自中国的柔光双摄在街头立起巨大的广告牌,不过这应该是有钱人专享。当然,摩拜、ofo在这里也无处可觅,被我们视为老古董的“老二八”自行车是他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在街头,还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乞讨者,在灰尘飞扬的街边酣睡,无家可回,模样惨极了。
在尼泊尔,干净的自来水是稀罕物,寻常人家都用塑料桶去固定水站里打水喝。听说当地水成分复杂、细菌滋生,外地人喝一口就得腹泻,游客只能去超市买矿泉水喝。而日常吃的尼餐,就是将蔬菜、咖喱、饭放在盘中不停搅拌,然后用右手直接抓起来吃,不需要刀叉筷子,用餐方式略显原始。我在街头还尝过一种类似炒米的小吃,只见摊贩主人在一个可能是他孩子用过的作业本上,撕下一张还留有字迹的草纸,卷成一个锥筒,并将大塑料桶中的炒米倒入小椎筒,浇了一些佐料便递给我,然后在一个废旧的硬纸箱上撕下一小块给我当勺子使用。虽然吃起来还算是酸辣可口,但总觉得这小吃很不卫生,别扭极了。
加都的街道相当破旧,大概就是国内四线小县城的观感。楼房不超五层,大都是砖瓦房,电线杂乱无章地交织在头顶,产生巨大的压抑感。在大地震之后,大量的寺庙坍塌,残存下来的被木桩支起,防止彻底崩坏,让人觉得整座城市都摇摇欲坠。
在去杜巴广场的路上,会经过由六条小路交织的阿山街,这里数百年前就是加都的商业中心。说是商业中心,其实就是一个很大的农贸集市,各种生活用品、手工艺品应有尽有,很多菜贩也会在土路牙子边摆摊卖菜。其实,在入尼之前我很担心交流受阻,不过现实情况是操着三脚猫的英文也能在加都畅行无阻,很大原因是有很多会讲中文的当地人。在刚到酒店的时候,一位旅行社老板就很热情地帮我们提行李,还用中文告诉我们当地好玩的地方,后来混熟了,知道他叫哈瑞。哈瑞告诉我们,他专门在当地的语言学校学习中文,就是为了能和中国游客交流。也难怪,尼泊尔没什么产业,基本就靠旅游业撑起GDP,赚游客钱,特别是赚中国游客的钱,才算正经靠谱的工作。我还在一家银饰店里,见到一位会用手机九宫格输入法打汉字的尼泊尔姑娘,这样看来我们的文化渗透还是卓有成效嘛。
当然,也有部分尼泊尔男生学中文只是为了方便泡妞,据说当地人以泡到中国女生为荣,用花言巧语来蒙骗少女心,待一夜风流之后就解开面具,溜之大吉。我和小A一起在加都买东西时,就碰到过这样的情景。当时我们去买羊毛开衫,小A和店员还价迟迟未果,使出拉锯战术,我就先去旁边买水喝。等回来后,却不见小A踪影。原来方才尼泊尔小伙迟迟不愿意降价,看我离开后,突然说要用自己的工资替小A付这件衣服差价,但是要小A成为他女朋友,接着张开双臂就要抱她,口中还说着“我爱你”,吓得小A落荒而逃。
不过这样单刀直入的男人显得比较低级。专业做代购的卿卿告诉我们,她在踩店的时候遇到过向他表白的店主,那厮单膝跪地,深情款款地说道“你是我见过最美的girl,请允许你多停留一阵,与我互诉心扉”。谁知有多少人踏入这间店,也谁知他每天要重复多少遍这样的话语,总之他们乐于此道,能骗到一个是一个罢了。
在加都,我有幸过了一次尼泊尔新年,由2017年“穿越”到了2074年。尼泊尔使用的是超日王历,超日王历始于公元前57年,是南亚通用的传统历法,相当于中国的农历,所以尼泊尔的光阴比公历拨快了57年。
当晚,我们几个小伙伴在Momo Hut吃过大牛排,喝了点啤酒,打算早点回酒店休息。谁知出门才发现街上多了很多全副武装的军人,街上的人群都在向主路疯狂涌去。我们跟随人流的脚步前行,发现主街中央已经搭建起了舞台,DJ正在台上呐喊着,召集人群一起跟随节奏摇摆。不出半小时,整条街就水泄不通,目测大概接近万人的规模。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汇聚在一起,全部都在狂欢庆祝新年的到来。开始的时候,我还放不开手脚,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们扭动着腰肢。可是,一位大胡子外国朋友一个劲地拉我跳舞,很热情地手把手教我舞蹈动作,此时啤酒的后劲也有点冲上脑门,我不再那么腼腆,甩开手就和他一起尬舞,这么无所顾忌地当众跳舞真是人生头一遭。不过倒也无所谓,反正都是国外陌生人,无所谓尴尬不尴尬。
后来,得知尼泊尔一年有300多个节日,几乎每天都在过节。如果要是逢节就放假的话,我还是乐意承认这里是个幸福之地。
街头狂欢过后,一行人都意犹未尽,买箱啤酒在酒店的天台上举杯畅谈。酒精作祟下,大家都口无遮拦,一个劲地飙荤段子。酒店新认识的哥们以前在大理开青旅,说起了他陪文艺女青年一起在天台看星星然后情不自禁滚床单的故事,这个故事前半段引人入胜,只是要进入正题的时候,女生的闺蜜突然提前回房间,吓得他们赶紧穿衣假作只是谈心;这哥们上个月在印度,说还真有“印度神油”这种东西,效果还挺不错,他还采购了一些,推荐我们也用用。这也让我一度怀疑,此哥们是不是专门来卖药的;卿卿的前男友腰不好,每次一分钟就要捂着腰喊疼;阳哥开车带妹子去山顶看星星,然后他们的车子“跳起了舞”;学妹在拉萨约了高原炮,吐槽道:“谁说高原的汉子就一定持久”……
也许在公元2074年,我们已行将就木,说话都哆嗦,也或许早已入土为安,和这个世界再无交集。但在尼泊尔的2074年,我们还都有着青春的模样,还能喝着啤酒、开着黄腔、享受着当下的纸醉金迷,而不是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所困。
这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