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问题共存》
不知道您是否看过《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节目中有一期的内容是要孩子们完成“护蛋”的任务,小主角天天,在护理的过程中,蛋被爸爸张亮的好朋友田亮打碎,于是天天选择说谎来处理,当爸爸通过质问拆穿天天说谎时,天天对爸爸说:“我不想让你知道是他(田亮)打碎的,所以我才这样撒谎,对不起。”
如果当时爸爸张亮只看见孩子说谎的行为,(也就是太极图中的黑),而急着要处罚他,就不会有后面令人感动的原因被我们知道:原来天天说慌,是为了不让爸爸觉得难过(这,就相当于太极图中的白,一个不过六岁的孩子,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照顾爸爸的情绪),也不会引发后面好的结局,因为之后天天对着爸爸伸出手说:“你打我吧”。孩子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主动接受处罚,这是一种何等珍贵的情操!
一般情况下,父母在得知孩子的偏差行为时,通常先注意到的,往往是一片黑。但是如果我们认识到“人不等于行为”,不拿孩子的偏差行为,去标识他的人格,就比较容易找到孩子的优点——即太极图中那个白色的亮点,一旦找到白色亮点之后,我们将这个亮点扩大,往往就会带来反转的契机。
作为家长或者老师,我们要学会培养自己看见另一面的能力。那么该怎么样去培养看见另一面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不把力气花在消灭黑色部分上,因为有时黑色根本消灭不了,但是将注意力多放在扩大白色上。因为万物皆是平衡的。扩大白色,黑色自然就会缩小,而扩大白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运用肯定与正确的赞美。
黑色没有被消灭,可能会令你担心,但是缩小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一个小黑点不就暗喻着没有人是完美的吗?那么调整看事情的角度,不把生活问题扩大,是我们学习《与问题共存》的重要一步,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谁没有问题呢?
有些人有家庭问题,有些人有人际问题或者健康问题,有些人自我情绪困扰,扪心自问,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问题,只是这些问题可否被我们控制罢了,所以当我们成年人是如此的时候,又怎能期待孩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一个人呢?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问题时,我们要这样去做:
第一,暂时不要急着去消灭问题,而是注意到孩子哪些方面很不错,值得我们扩大,先去进行这些方面。
第二,因为处理孩子的问题,重要的并非消灭黑色,而是扩大增强白色,我们要发现孩子的资源与潜力,从正向的意义出发,发挥滴水穿石的力量,让一个小小改变,汇集出巨大的改变。
第三,人的价值是多元的,生命的面相也是多元的,将所有问题都看成人生的一部分,就能坦然面对,并且找到解决方法。
第四,换个角度看问题,会改变自己,也会感动别人,这样能为自己和别人带来好结果,也许不是最满意的结果,但也是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