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第3节,前两节中,孔夫子被季氏他们违背礼乐的行为而气得半死。违礼有什么好生气的,也没损害到他人啊。原来孔子以他们违礼的行为,判定了他们內心的不仁,所以叔叔婶婶很生气。
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个人内心不仁,又如何能尊礼守礼。反之,一个违礼者,内心必定不仁。所以基于这句话,可以看到在孔夫子心里,仁是內在的根本,礼是外在的表现。孔夫子真正生气的不是违礼,是不仁。
上一章讲到法维护的是公平,这一节孔老夫子明确告诉我们,礼维护的是仁。那么这个仁又是怎么个东东?
孔老夫子在《论语.学而》的第2和第3两节曾讲到过仁,我们且回顾一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先看学而篇第2节,在此节中孔老夫子从一个人为人孝弟(悌)推断出他不会犯上作乱,从而得出结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首先,在孔夫子眼里社会是分上下的,统治者为上,被统治者为下,以下犯上称为作乱。下对上要忠,下与下之间要信。与之相对应的是孝悌:子女对父母孝,对应下对上的忠;兄弟间的悌,对应下与下之间的信。
所以孔老夫子认为,孝悌,子女孝顺父母长者,兄弟间互相友爱,是仁的根本,是仁的基础。并以此推而广之,在家孝者,出门必忠于上(统治阶级);在家悌,出门必与百姓和谐相处不作乱。
什么是仁?在家孝悌和睦,于社会忠信和谐!什么是礼,以仁为根本而建立的一整套维护孝悌忠信(仁)的行为规范,并以齐家为基础,从家齐到国治,最终达到天下大和的目的!
现在我们知到了,和天下(没有犯上作乱)的基础是礼,而礼的根本是仁,那么仁的根本是什么呢?学而篇第3节不也讲到仁了吗?我们下回再分解。
孔老夫子的设想是美好的,但社会的现实是骨感的。子女对父母的孝,对应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慈爱。这种慈爱是天生的,本能的,不计回报的。所以反过来孝是很容易学习培养出来的。
下对上的忠,对应的是上对下的关爱。而恰恰是这种关爱是千古难求的,千年难出一仁君。几千年来,但凡统治阶级多的是贪婪和邪恶。所以孝容易,忠难得!
就说季氏的违礼,其根本不是其不仁。根本在于周天子的贪婪邪恶,源自更上层的不仁。反过来,季氏的不仁违礼,更影响了下层对其的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