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瑜伽日记(四)

第四节 足三阴经和刺激足三阴经的体式

三阴经指的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它们都分布在腿的内侧,属里,循行方向均是由足部经过下肢内侧、腹部抵止于胸部。

足太阴脾经:脾经畅通,重病难上身

脾经是足太阴脾经的简称,其循行路线是从大脚趾的末端开始,沿着大脚趾的内侧脚背与脚掌的分界线,向上沿脚内踝前边,上至小腿内侧,然后再沿小腿内侧的骨头,与肝经相交,在肝经之前循行,上股内侧前边,进入腹部,再通过腹部与胸部的间隔,夹食管旁,连舌根,散布于舌下。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不适。此外,舌根强痛,身体的大脚趾内侧、脚内缘、小腿、膝盖或者大腿内侧、腹股沟等经络循行处会出现冷、酸、胀、麻、疼痛等不适感,也提示脾经失调。

若将人体比作一台车,那么,肾就是这台车的发动机。肾经是一条关乎一生幸福的经脉,肾经强壮,身体才会真正地强壮。

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的本钱,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慢慢步人中老年,肾这台发动机在不断被磨损和消耗下,也会出现问题,若此时再不进行维修,发动机无法提供动力,身体这台车就开不动了。因此,我们要守护好父母先天的厚赠和重视后天对肾的培补。只有将肾经保养好,才可以激发身体固有的巨大潜能,从而让我们拥有强大的自愈力。

肾经全称是足少阴肾经,它起于脚小趾之下,斜行走向脚心附近的涌泉穴,在脚内踝的舟骨粗隆处分成两个分支,一支进入脚跟之中,另一支沿着小腿内侧向上循行,经过窝内侧、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进入人体内部,内属于肾,并联络膀胱。直行的主干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联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足厥阴肝经:养肝就是养命

在中医里,肝的功能主要有三个:主疏泄、主藏血、主宗筋。

1. 肝主疏泄

疏泄主要是情志方面。疏泄即疏发宣泄,肝主疏泄,就是说如果肝经是通畅的,肝的功能是正常的,人就会感到愉悦、舒服;若是生气了,郁闷了,就是肝经堵塞了,怒伤肝,说的就是生气影响到了肝主疏泄的功能。

2. 肝主藏血

藏是储藏的意思,肝是一个血囊,可以把人体暂时不用的血液储备在肝脏中。藏还有收摄、约束的意思,比如肝脏功能出现问题了,控制血的能力就变差,会造成人体的出血症,比如经常鼻子出血,或者有脑出血、视网膜出血、便血、胃出血等各种出血症,都跟肝不摄血有关系。

3. 肝主宗筋

宗就是祖宗的宗,传宗接代的宗,筋是人体的大筋,宗筋就是指男性的生殖器。从肝经循行图上就可以看到,肝经绕着阴器转一周,阴器就是宗筋,所以,男性生殖方面的问题,都跟肝经有密切的关系。

阴瑜伽体式中,蝴蝶式和蜻蜓式都可以刺激到足三阴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