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简丹,一个热爱钻研搞钱的95后撰稿人。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我分享:
基金,保险,房产以及无数种搞钱思路...
吾日三省吾身:富否?富否?富否?
昨天下午4点约了一朋友吃东南亚菜,为什么是4点?
因为再晚一点点,各大餐饮门店就会被小情侣们所占据。
粉红色的泡泡充斥着各个角落,完全没有“大龄文艺女青年”的一席之地。
1.
同为“空巢青年”,也就和朋友顺势聊起了这几年大火的独居经济。
之前上一个国外的经济学课程,讲师在教大家区分Investment(投资)和Consumption(消费)的时候,有个很有趣的地方:
他用House(房子)、Bond(债券)、Education(教育)来代表投资;
用一些会很快Use up(用完)的东西来代表消费。
并在use up后面画了一个笑脸,来表示能够得到短暂的愉悦。
他解释说:“我这里没有在评判谁好谁坏,消费也能够让你更开心,让你生活过得更舒服。”
这大概就是所有节日的意义所在:
你消费,然后感到开心;
商家进账,也感到开心。
也不是说消费不好,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对于独居女孩来说:
mini版的小冰箱、2-3公斤的迷你洗衣机、10升的迷你微波炉、1.2升的迷你电饭煲...
简直就是居家必备。
之前家里的冰箱放在客厅,是那种双开门的款,占地面积巨大。
后来我一个人住,就直接买了小冰箱放卧室。
因为我经常在家办公嘛,所以用起来特别方便。
虽然只有300块左右的支出,但这换来的幸福感是巨大的。
平时和女朋友们聊天,大家也点头认同,然后互相种草。
迷你家电,自然能够在“独居经济”中疯狂捞金。
2.
除了“独居经济”,“脱单经济”好像也进行得很火热。
之前在地铁出口被塞了一张名片。
当时赶时间,就顺手把名片塞进衣服兜里了。
后来才发现,它竟然是一张本地“脱单圈”的名片。
第一反应当然不是脱单啦,倒是嗅到了一丝商机。
所以赶紧加了小助手微信,想着看看他们是怎么玩儿的。
观望了几个星期之后,大致摸清了他们的运作:
主要靠办理会员捞金,会员又做了按次和按月的详细区分。
次卡:
月卡:
除了1v1服务,办理会员即可获得朋友圈的上榜推荐。
每周末还策划了线下活动,会员和非会员想参加的都可缴费报名。
费用一般在100元/人左右,场地一般为咖啡馆/酒吧/音乐餐吧...
除了以恋爱为卖点,也打人脉/圈层/交友的需求,扩大了消费群体。
相比”世纪佳缘“,”百合网“等这些头部企业,这种本地圈子显得更有人情味。
年轻人也更能接受。
相比豆瓣的同城脱单,这种圈子又更加专业,更有保障。
这种本地脱单圈,也就得以在”脱单经济“中持续捞金。
昨天人家也没闲着,策划了一场单身party,男女比例为60V60。
我看了下进度,几乎满员。
一晚上下来1W+的收入,就到手了。
不得不感叹,脱单也真是一门好生意啊!
3.
道理还是那个道理:有需求就有供给。
尤其是恋爱需求,去成都人民公园走一趟你就能感受到。
之前陈丹青在《圆桌派》也说过:
现在网络,交通都变轻松了,但年轻人的恋爱好像变得更难了。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聚集在了电子产品的那块屏幕上,看不见身边的人。
这也被称为“附近的消失”。
至于附近有没有消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赚钱的门路出现了。
上面讲的“本地脱单圈”只是一个引子。
单身经济下,其实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之前在抖音上就有看到类似项目:
他们帮客户策划告白细节,并落地实施。
为了突破地域限制,他们一般会搞两种方案:
一种是本地服务:从告白策划到方案的实施全包;
一种是异地外包:提供策划方案,联系当地的婚庆策划,合作完成。
这种成本极低,可行性极高的项目,或许值得一试。
ps.
虽然很多人都嚷嚷:“谈恋爱不如搞钱”,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骗不了人。
现在大部分人都已经实现了第二层:安全上的需求,并正在向第三层:情感上的需求前进。
爱与被爱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