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章的阅读基础上,了解了班级日常生活的特点,明确了班级日常生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不可否认的影响。在第二章中,书中列出了不同视角下的班级的概念,指出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班级日常生活是直接联系起来的,而现状却不容乐观,那如何在班级日常生活中实现学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需要准备什么?细节部分该如何处理?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在现有的班级背景下得到充分发展……脑中涌现出许多的问题,迫切地想要在书中找到答案。
带着好奇心,我阅读了第三章,再次翻看了目录,大致翻看了小标题,会因为自己想到的点与书中内容相符而感到窃喜,同时绘制了思维导图,本章内容更清晰地展示在眼前,结合自己工作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这一章节中应用的具体的事例细细斟酌。
学生发展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究竟如何实现?书中的研究结合“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理论与实践,形成了学生发展机制的认识:“学生的发展是在实践、关系和自觉中,化为具体的素质,并形成反馈的力量,生成新的实践、关系和自觉。”
一、学生的实践与班委
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班主任通常是事无巨细,操劳着班级日常事务,学生在此过程中通常是帮助者的身份,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从多重理论视角我们得到启发:“是学生的实践改变了班级日常生活的盲从与盲目状态,促成了生活与儿童发展间的有意识关系,也‘规定和划定了’他作为具体的人的‘人性的圆周’。”
这不禁让我想到班级内的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内的班委按民主方式由学生自行选举,定期检查班委工作,班干部会去听从其他同学的建议,代表了班级内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但是由于自己不放心,即便尊重他们的意愿,但大部分工作其实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影响着他们,而我的这种不放手就会导致他们的盲从,缺乏自主意识,让班级的核心队伍和班级内其他学生失去对班级建设的的主动权,对班级建设的热情就会不断减弱,至于学生的自觉毫无疑问,就更难唤醒了,又何谈让学生养成自觉参与班级事务的习惯?
学生的发展只能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学生的实践赋予班级日常生活的属人性,使之形成与学生的直接价值关系;学生的实践是真实的学生与世界的互动,创生出学生的具体生活过程;学生的实践所创生而出的生活世界,提供者学生发展的资源,体现着学生发展的质量,并生成着新资源与新平台。因此,相信自己的学生,调整自己事事都不放心的状态,放手让他们去参与班级事务(比如班级日常管理,班级布置,班会活动设计与参与等),让学生逐渐习惯班级事务,提供给他们能重返展示个人魅力的平台,正如杜威所言“习惯是生长的表现”,当他们渐渐习惯了班级日常生活,学生才能在班集体中得以成长,那班集体的生活才有意义。
二、学生在实践中的关系
“个人的正常生命活动不仅要求与环境交流信息,而且要求同环境建立某种有情感意义的关系。”学生在实践中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与同学、教师、家长等的沟通交流。
班级同学关系是班级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关系形态。书中罗列了学生之间的几点关系:首先是兄弟姐妹般,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育的关键交往时期,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处于同一个空间,相似的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相处提供资源,教师都会努力促成同学之间相互友爱,关心互助;其次是平等共存,在日常相处中需要更多的尊重,平等和接纳,学生会因成绩、能力、外貌、家庭环境等的差异,形成歧视心理,需要教师在生活上和班会中积极引导;再者是共同创造,在一个班集体内,学生共同努力创造出新事物,共同促进班级的进步;最后一点是相互学习,班级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学习条件,学生自觉地进行相互学习更是助于整体素质的提升。
师生的交往是班级日常生活关系中不可或缺的构成。班主任相对于其他教师而言,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更长,在班级日常生活中建立班主任与学生间的相互关心关系是情感发展的需要,在学生与其他教师之间,班主任更需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建立其他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心的关系。在关心的关系中,所有教师都需有培养学生的意识(最核心的关系),用教育智慧加以经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此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偏差与误区。在互动生成的基础上建立的关系,更能促成学生高质量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反哺,教师能从学生的生活智慧中得到启迪。
除了以上两种关系之外,还有校内教师、员工与学生和社区人士等的关系,家长肯定是学生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关系人之一,其中包括学生与其他家长的交往关系,这些都可能形成学生的内在联系,不能忽视。在我自己的工作中,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降低了学生生活的丰富性。
三、学生的自觉
所有的学生实践,都需要通过学生的自觉,自我建构而实现。书中提出了积淀,觉醒和想象,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慢慢融入参与,不断发现自我,教师要在过程中,教师要具有敏感性,注意到学生的点滴,促成其觉醒。最能让我引起共鸣的就是想象,最常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强调想象,而在这里,指的是对未来发展的向往与期待。作为教师,班主任就应时刻保持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班级生活有憧憬,有所期待,启发他们参与班级事务的热情,唤起他们的自觉。
完成此章的阅读,愈发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的重要意义,这也将启迪我今后班主工作,时刻提醒自己相信学生,不能磨灭他们参与实践的热情。
参考资料
[1][2][3]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62页,第69页。
[4][苏联]科恩:《自我论》,三联书店,1986年,第3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