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笔记
觉察是起点,也是终点。
全然的觉察后,你会发现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一切如实如是,做任何选择都很好,这就是自由。
心理问题就像爱德华的剪刀手,有时候是神器,有时候又成了致命障碍。剪刀本身没有问题,它的能力总在苦难中升华,之所以会成为障碍,是因为我们时时刻刻带着它。
心理问题就是内在的关系模式,我们的能力、特长皆由此出,它无须改变,只需要灵活。如果各种关系模式你都具备,并且能自由切换,那就没有问题了。
之前我上过的几乎所有课程都在教导我:如果不放下跟父母的纠结,就会有各种各样糟糕的后果,只有接受父母,和他们重新联结,我才能拥有幸福和成功。我被种种“正确”的教导包围,痛苦得无法呼吸。在清理创伤的过程中,我回忆起初中时自己一个人待在小房间里,几乎每晚都会哭泣,感到寒冷、孤独。当从这样的过程中出来时,我并未获得平静,只不过是又一次经受创伤,没有疗愈。
有一天我突然开窍,骂了一句:“我就是没放下,我就是痛苦!”神奇的是,这样诚实地接受事实之后,我的心自由了很多。当我再体验过去时,已经没有那么痛了,只有完全的体验、感受。
头脑停歇了,便不再有痛苦和快乐的概念,不再将其定义为创伤或幸福。如果先把某件事情定义为创伤或幸福,再去体验它,那么我将无法完整地体验到真相。
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我们形成了太多负面的限制性信念,仅仅认识到这些负面信念,还不是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解脱是从正面信念中解脱,从真善美的概念中解脱,回归本质。
别人的真理只是自己的道理,当我“杀死”自己而让道理活下来,一切道理都只是解脱的障碍。我们不再阻碍能量的流动,当下本身即是真理。没有头脑评判参与的体验,就是全然的体验,是觉知的最终境界。
觉知是开始,亦是结束。
觉知是觉知者,亦是觉知对象。
觉知是手段,亦是目的。
觉知就是全然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