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高中班主任聊,他打比方说:前男友开着汽车,而我骑着自行车在追,他想拉我上汽车,可我不愿意丢掉自己的自行车。
当时我没有反应过来,没说什么,事后常常想起这个比方,很想回去那个时刻问,我应该丢弃我的自行车么?
于是我心里问过很多次,我应该弃车么?
一开始我设想班主任会给我什么答案。后来我觉得,没有答案吧。这是个选择,没有应不应该。
人生中的很多问题也都一样,不是只有一种倡导,而是选择题。
可以说之前我的问题是,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选择,所以没有进一步做出选择,于是纠结着,应该追上他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而在这同时,他作为外力在催着我(在状态上)追上他,因为潜意识里觉得他比自己优秀,所以反驳不了,觉得自己应该追上他,但又在实际行动中常常因为没有做过明确的选择(或者说没有下定决心)而因受挫而彷徨,停滞不前。所以有了自己挺长一段时间的迷茫。
老师早些时候告诉过我,要更加果断一点。那时候不太懂,现在懂了一些。
可,怎么才算下定决心呢?
小时候有下定决心的时刻。
小学,为了能得到一个12块钱的文具盒,妈妈许诺我在抽考中考第一名,就买给我的时候。那种文具盒妈妈买给表姐做生日礼物,对于那时候的我,挺贵、挺好看,在我们学校没有见过;
素描兴趣班,一定要画出一个老师说比较难画的角度的几何体的时候,那次只有我一个人坐在那个角度,执拗着不换位置;
初中有一次数学考很差,总分在班里排名24,班主任叫前十名出去谈话,而我第一次掉出前十名的时候;
后来文具盒到手了,爸爸给我在上面写了名字;画完成了,老师夸我画的好;成绩回去了,基本保持在前三名。
是从什么时候,变得挫败,不自信,不敢下定决心了呢?
应该是初三在所谓的“尖刀班”,发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有的人做作业会先复习一遍课本,然后做作业时不翻课本,而自己总是边做边翻书;
有的人觉得答案就是拿来看的,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让我觉得自信且笃定,而自己对待如何使用答案总是纠结;
有的人好像不怎么认真学就可以考得很好;
在轮流展示题目的时候,大家找的题目总是有趣、有特色,而自己好像除了做作业很少再做额外的题目;
演讲展示的时候,大家好像都大方得体,风趣幽默,而自己一直不知道要选什么内容来讲,最后展示的时候差不多是毫无准备,尴尬落幕;
不甘心和同班的一个女生之间的差距,匿名写了一封信投到段长信箱,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大概是说想追上她,看着不同的待遇(好像年级排名前20可以晚一些回宿舍休息)觉得不公平。后来,段长在“尖刀班”所有人面前大概说了信的内容,好像说,你就是没别人成绩好讲什么公平。时间有些久了,具体的记不太清,但记得很清楚他那晚的语气和表情,以及我糟糕的心情。甚至一度对段长这个词有了一些心理阴影。
还有被要求去段长办公室自我介绍,现在还记得当时自己的拘束和紧张,相比之下,与我同去的那个女生要从容很多;
……
初三的那段时间的经历让我一度觉得,自己扛不住太大的压力,心态容易崩。这种心态延续至今。
想来是之前一直在自己的班级里做着好学生,沉浸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己的节奏里,感觉成果还不错。可“尖刀班”打破了我的小世界,让我忽然一下子看到了很多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各式各样,都与自己不同,顿时觉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再加上段长这一权威角色的质疑和批判,升学的压力……但当时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问题,加上中考的结果还算令人满意,就没有再去深究自己的状态和调整心态,却是埋下了很多隐患。
不过,我又想到,以前能下定决心,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那时候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而大概从初三的那段时间,我开始变得接受,有些事情我做不到了。
是的,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中考完的暑假参加了一个拉丁舞的兴趣班,我发现,自己开始不去争取做那个最优秀的了。
给自己的理由是:我是里面年龄最大的,身体不够灵活;我对音乐没什么天分;中考完了,就悠闲一点吧......
现在看来,这大概可以看作是一种信念上的放弃。
放弃了“我相信我可以”这样的信念。
我曾写过,觉得自己高中弄丢掉了初中那份简单的心境,不问结果,只争朝夕。而大学弄丢了高中的随性洒脱,不顾代价,勇敢无畏。初中的时候偏向于学习,高中的时候偏向于班级管理,而大学,瞻前顾后,一事无成。
不忘初心,也是在说不要丢了原本的自己吧。
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不过,享受平凡≠无所作为,我印象中有另一个版本:“第三次成长,是明知道有些事很可能做不到但还是奋力争取的时候。”
我现在还停留在第二个阶段的成长。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