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创意写作的老师可谓一语惊人,听完后发现活着的我,怎么突然没了意义,似乎就是这样,自己的生命就是模板的一个个刻印,反复烧灼,整齐的摆在日光下曝晒,等着刻在生命的纸张上,一页页,重复着前人。
一直都在努力做个乖宝宝,学会了看别人的脸色做事,在那些所谓的好孩子的赞美中逼迫自己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就这样慢慢的我成了“方猫”在所谓的正确中固定着自己的模式。
都说这样最好,一窝蜂的攒聚在一起去把最好供养着,那个敢在大街上指出皇帝新衣的孩子只是少数,而大多数选择一起用我们都一样的方式找着最安全的方法活着!什么时候自己不再是自己了,自己只是模板中的一个模子?
喜欢韩寒,张爱玲,三毛,或是一份内心深处的未泯灭的“叛逆”?爱他们的自由,他们的才华,他们的勇气,他们不局于时的冷眼,自我,在自己的喜乐中行着自己的方式,可对于我,只是成了一种羡慕的崇拜,除此之外,连最起码的说出口都不敢。
反观自己,喜欢宅在家里,不敢出门,不愿意和陌生人说话,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孤影自悼念,说是喜欢安静的氛围,发呆一直一直罢了,却是,怕了孤单,最怕一个人的呼吸重叠,像是死亡的钟声滴滴答答。想去走,想去跑,想去一段没有终点的旅程,坐着穿越时间的火车,数着一段段移动的风景图,没有留下什么多么印象深刻的记忆,只是弹指一挥间,掠影轻逝。
自己像不像是七月,在一个正确的方式中理所当然成为优秀的代名词,可是最后的自己让自己都吃了一惊,又像是注定,过去的她本就不是真正的自己,而安生的生活是一种向往是一种另一个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唤,最后的最后我们互换了人生,选择了对方的生活,不是我的骄傲与锐气,只是我想去了,我的另一个人生。
平静的湖水有自己的安逸,波澜的大海有自己的壮阔,不论怎样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美丽。可是我呢?最可悲的莫过于麻木的行走,死一般去模式化活着。不是说必须震撼才是有意义,不是拯救全人类才是人生,只是自己过自己的生活,没必要总是他人的copy,你是自己的自己。
想去成为那个你的梦中的人就去做呀!想去一段未知的旅程就去呀!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犹豫矛盾踌躇呢?
岁月静好,而你注定是不安稳的,何惧!人生本就不只是诗和远方,酒的烈慢慢溢怀,一点点注入我们的身体,激烈着,警醒着自己,你还是那个忠于自己的孩子吗?归来,可愿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