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这么多写元宵节的诗,这首是最为出名的几首之一,中国的男女老幼没读过全诗,至少也读过最后一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人辛弃疾苦苦寻觅的“那人”的身份,历来有各种解释,有人认为是他的意中人,有人认为是词人自己,有人认为是指宋孝宗,还有人认为指北宋旧都汴京。这么热闹的环境,这么多好女,词人寻觅之人却是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所以此词也被解读为词人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在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后“累于族众”,无法南下,遂仕于金国。尽管如此,辛赞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他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这一切使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不过遗憾的是,词人回归北宋后,发现南宋统治阶级不思收复失地,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最终退隐山居,抱憾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