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值得珍藏!
备课篇
按照比赛的要求,选定内容为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到必修五第一课时阅读和using language部分阅读,因此总体感受是量多,备课到崩溃。如何在半个月这么短时间备这么多课呢?我的方法是先梳理文章,按照阅读课的套路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 进行教学活动设计。Pre-reading的教学活动通常包括创设情境,通过标题和图片预测内容,skimming for the gist, scanning for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王蔷,P189-190)即梳理结构,处理段落大意,以及基本信息查找,如人物类文章基本信息查找. while-reading 通常为通过表格,图形进行信息整合,进行推断,或者 critical thinking,总结。Post-reading 一般为任务完成阶段,如debate,interview,speech等大的教学活动完成(详情请主要阅读王蔷教学法十一章节)。根据以上思路,我的备课主要分为导入(构思好导入环节及基本语言组织以及到下一环节的语言过渡),下来为reading,多参考别人的教案和课件,进行文本解读,设计教学活动(预测问题构思、分段及段落大意总结、第二遍阅读教学活动设计、critical thinking或情感升华设计及语言组织),接着为post-reading,summary,homework环节。我的一些见解与收获:导入的时候最好精准快速,层层导入在片段教学花时间多,而导入的时候最好精准快速,层层导入在片段教学花时间多,而且会让人感觉不知所云,最后要做好语言过渡到阅读环节。整体的阅读教学设计虽然有个阅读教学套路,但要时刻记住“read in lines, read between the lines 和read beyond the lines”的阅读层次,阅读教学要体现层次性。(比赛环节抽到的题目)Reading 环节步步相扣,不仅教学设计要体现,板书上也要体现,让你的每个教学步骤具有逻辑性。板书上运用简笔画会很棒,但不要为了画画而画画,简笔画需与主题相关,可以试将板书内容融合简笔画中,会是亮点。Critical thinking上升到read between the lines,需要学生的思考,可设置为pair work。最后能直接引出情感教育会更好,由教师总结。Post-reading的大活动环节,一般设置为group work。该环节任务的完成需思考一个问题:你设置的活动学生是否能真正完成?根据任务型教学法,在导入环节就将任务呈现,接下来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任务的完成,即为学生提供支架。Homework 部分把握度和量,很多人都会设置成写作,但同样的问题是如果教师没有提供脚手架,学生在现实是无法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及任务完成,作业布置需水到渠成。
练课篇
做好教学设计后,接下来考虑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呈现与展示。语言组织:导入环节、过渡环节、教师提问、教师评价等语言语言组织:导入环节、过渡环节、教师提问、教师评价等语言可以多观看别人的优质课,将他们的每句语言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语言刻在脑海,这样就是你自己的东西了。时间把握:这点深由感悟,因为之前每次的片段教学都会超时,后来思考原因是因为我的课堂没有做到轻重缓急,有些浅层阅读环节可加快速度,到讨论、分析、归纳或情感升华等部分可放慢节奏,突出本节课的精华。15分钟最好讲12分钟,不宜过长。把握节奏,流畅自然:在上面节奏的把握上,你的整体应该做到很流畅且自然,过快的节奏会让失去真实课堂的感觉,可适当加语气词或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让课堂更自然和放松。也要提醒的是,有的同学会写讲课稿,但呈现的时候不要过于僵硬,真正上场不要太依赖于它,遇到断片情况就果断放弃,按自己的节奏继续 “演”下去。眼神交流,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应大方自然,得体,善于运用表情来拉近与评委距离。眼神不要飘,不要向上或只盯着一个地方看,训练自己与下面的学生眼神交流(假想的学生),如学生回答问题可传达期待、鼓励、欣赏等情感。评委一般坐在中间,所以难免会和评委确认眼神,这时候更应该大方微笑自然,和评委眼神交流或许可加分。评价多样,适时纠错:评价多样很好理解,即多样的评价语言,也可增加一些建议;适时纠错指在片段教学中可设置一个错误,老师进行纠错。
比赛篇
临近比赛,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状态,有的比赛前一天就开始紧临近比赛,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状态,有的比赛前一天就开始紧张,有的人开始很佛系,到上场就开始紧张了。无论是哪一种,懂得调节自己很重要,调节好心态,不要想着名次给自己带来压力和负担。本次比赛分为教学设计与15分钟片段教学,教学设计为一个小时需用电脑写好教案,评分30分。我的感受是:一个小时太短了,平时教案练的少,上场组织语言花费很多时间,最后写不完或写完根本没有时间将语言在脑海顺一边。我这次比赛的教学设计没有写好,有些教学步骤一句话带过,设计意图简单,到后面的情感教育与homework没仔细思考,summary没有写。接着只能用他们打印的五分钟时间练下开场白和lead-in就直接上场,上场很紧张,因为没有练担心会犯错。
因此总结:教学设计教案得多加练习,限时练习。收获与建议本次比赛让我收获最多的是教学设计与文本解读方面,与同学一起交流会让你们的思维进行碰撞,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能不时有新的idea出现,比一个人的效率和质量都更高。在我看来,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和交流,本次比赛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但问题很多,如简笔画、板书不是很乐观,尤其是板书在此次比赛中,11位选手评委给的评价是:好0个,中2个,差9个。建议:学习王蔷教学法加强理论知识,同时可加强教学设计训练,多学习王蔷教学法加强理论知识,同时可加强教学设计训练,多与师生交流,一起讨论学习较好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自己练习,加强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希望自己能更好地胜任未来教师这个职业。最后,感谢每次的参与机会,让我每次都有收获和进步,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愿你历遍山河!心中有梦!眼里有光!
2019 定不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