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真正牛的地方不是他们回答问题的能力,而是他们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
提问的原则有哪些?
1.具体明确有细节
2.有自己的深入思考
3.真正想找到解决办法
5.有选择,可供自己选择的选项
6.积极乐观的主旨,关乎
这是别人问我问题时,我的感悟。比如一个我不愿意去回答的朋友问的问题:"高中教师资格证数学题很难吗?我听他们说有大学的题目,说是数学专业的考还差不多。"就这个问题的问法来说,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问题不具有客观性。听说别人说有大学题目,不去自己看一下直接打听,是不是某种程度上代表你只是想问问,而不是真的想考或想学。
二是看不到主观能动性。如果我也说很难,是不是意味着就不用考了,以后别人问自己的时候,自己还能说一句,"我问过数学专业的朋友了,他都说了挺难的"。而事实上,如果我说没那么难,你就会真的觉得是这样嘛。
基于以上考虑和对于鼓励的刚需,我提供不了建设性的意见,最终只能回复,"看看真题吧,感受一下要考的内容。关于是否难的问题,我不觉得难,感觉对你来说,也不那么难,最关键还是要看你怎么想了"。
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如果把自己的选择,建立在别人的主观思考上,这样的问题没必要问也没必要回答。
事实上,所有的提问原则不应该完全是这样的吧?之所以我认为朋友应该先去看看公告,看真题,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此事,那么对于自己不曾经历的事情呢?应该如何提问和如何回答。
前提是否是做到快速入门,之后才能提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对于目前我所遇到的阅读问题,还达不到入门的地步。有时阅读一本书前,会去先查查书评,或看看大神的一些解读,在心里建一个框架以后,再进行细节的补充。而很多时候,又是通过对目录把握后,直接开始阅读,好处是可以进行独立思考。两者之间很难进行抉择,一个看起来急功近利,一个看起来思考型更强。
或许是分阅读的书籍内容,选择的方式不同。或许是与自己得阅读习惯有关,可,还没找到路径的时候,每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