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偶然一瞥,发现了这本书,异乡的人儿看到书名当即翻了翻。了解到作者是第一个考上北大的藏族后,就想着细细品读一番。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夜色下的校园,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动人。伴着同龄人的脚步,向着不远处的宿舍走进,手里拿着刚借来的《拉萨的时间》,思绪早已向远方的故乡飞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往后的两三天,每当有空,我就会拿来读一读,这本书不厚,于是很快就看完了。里面放进了作者生前的几篇小说和散文,有写故乡的、有讲恩师的、也有说学校的,字里行间都表现出她的一种谦卑。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里面的很多内容,我都感同身受,可能是由于我和作者有很多相像的经历吧。 如有空闲,我定再读一遍,那时的感受肯定会与现在不同。
书的最后,是她先生在她去世后写的一篇文章——《往后》,字里行间满是对于逝者的不舍与爱,大家闲时可以去看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了祝勇对央珍的访谈后,我很想看看作者的《无性别的神》,感受旧时的西藏,加深对故乡的了解,而不是停留在现实的情境中。
我喜欢在拉萨的时间里,慢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急不赶,只要喜欢就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看到简友的一段话,深有同感,他说:
“我深爱我的故乡。这不仅仅是旅行者眼中看到的蓝天白云,或者白花点缀的草原,而是即使冬天刺骨的北风呼啸而过,吹的脸生疼,漫天的黄沙让我睁不开眼,我还是会去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