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周游列国,这“游”字用得很贴切,十几年时间,带着他的学生,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还到了楚国边境,却都不能为诸侯所用,就如同我们去旅游一般,最后还是回到鲁国,却也因年老不能用,退而修订“六经”。
得不到理解和任用,不免有生不逢时、才不能用之感,孔子虽多次说到:“不去担心别人不了解我。”(不患人之不己知),但他自己还是发些牢骚:“没人了解我啊!……了解我的恐怕只有上天了”(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更何况他的弟子们,更在居处的时候常埋怨说:“没人了解我啊!”(居则曰,不吾知也)。
不被人了解,总会有种焦灼感,内心会有一种表达、表现的冲动。看平日的聊天,虽是闲谈,一段时间内,可能说着一个主题,各人表达自己的见闻和评价,但多数时候是各说各话。想想,别人说话时,自己有没有想抢着说话的冲动?别人说话时,自己有没有用心去倾听?有没有去体会别人的话语中的感受?
省察自身,我还是没能做到善于倾听和感受,向来把自己作为中心,试图表达自己的观点,想在一个环境中保持一个地位,听得少,说得多。这是要改的毛病。因而,别人虽然不了解我,我也不担忧,也不怨恨生气,我却不可以不了解别人。这话可能让自己心里别扭,凭什么我要了解别人?为什么不是别人了解我?其实,人心同我心,当忽视别人,别人也忽视着我。
了解别人,才能知善与不善,才能知道谁是可以学习和亲近的,谁是应该远离和防备的;往大处说,能知人善任,能举贤才,能“举直错诸枉”。
转变自己的想法,多去倾听,多去尊重和理解,多去了解别人。自己主动地变化气质,修身养性,就会收获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