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面临选择,而选择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选择一样就意味着会失去另一样,选择错误有时难免会留下遗憾!如何正确选择,成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得不做的功课。
古代先贤们其实早就从不同角度给我们提供了答案:“慎独”就是教会我们如何选择的人生智慧。有这样智慧的人,人生会少走一些弯路吧。
如何理解“慎独”呢?先说说“独”字。“独”有孤独、单独、独立等等的意思,“慎独”,百度词条的解释:指在独处中谨慎不苟。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如果从外延上去理解,“慎独”应该是指在某一对关系中,能保持独立,做到不依赖、不受诱惑、不屈服。
以下试着从三对关系中分析慎独。
第一,保持精神独立不沉迷社交娱乐。
人,不是一个孤独的存在。但,每一个人总有面临孤独的时候:父母老了离世了,配偶出差不在身边,孩子大了出去读书或者工作了……一个人的时候,该如何不让自己陷于无聊的寂寞的不良情绪中呢?是约朋友喝酒聊天玩游戏,是自怨自艾默默流泪,还是……?
“对于一个无趣的人来说,任何消遣,无论是社交还是看戏出游,都无法驱逐新鲜过后的无聊感。而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就连独处时,都能在他自己的思想和想象中自得其乐。”这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他的《人生的智慧》第一章里的话。“一个人内在足够丰富,就不会对命运要求太多!”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生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请看叔本华每天独处时的安排:上午,写作、吹笛子;下午,阅读、散步;晚上,图书馆、看戏或听音乐;睡前,继续阅读。
虽然叔本华始终一生形单影只,但他一点儿也不孤独,因其精神丰富而独立。他认为,过度的社交只会妨碍他自由地思想。他的一生,在哲学、伦理学、美学方面,为人类做了杰出的精神贡献。
所以,你是选择孤独呢,还是选择庸俗呢?
第二,保持心性纯粹而不被功名利禄诱惑。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中这段话,是要求想要成为君子的人,应该安守本分、素位而行,不要有非分之想。
舜,就是儒家心目中最合乎这样要求的圣贤。舜在贫困时,就按照贫困的条件过日子。每天身着破衣烂衫,辛苦劳作,心中从没有怨恨。帝尧看中了舜的人品和能力,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并且选舜做了接班人。舜过上了富贵的生活,他的行事作风就像他本来就是富贵出生一样,安之若素。
只有摆正自己位置,不被不属于自己的功名利禄所诱惑,才能对现状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在处置问题时游刃有余。
第三,保持节操而不随波逐流。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守死善道。这里的“道”应该是指节操,也就是,不管时局怎么变化,君子要有自己的操守。要恪守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保持心灵的高贵。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一身浩然正气!
儒家是入世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治世的追求;但儒家其实也是出世的,其治世的追求只是为了完善自己的君子人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论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都体现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都体现了颜回“一瓢饮,一箪食,居陋室,回也不改其乐!”守死善道,深深体现了儒家傲娇的节操,磊落的操守!
慎独,既是西方先哲的追求,也是中国两千多年前古代圣贤的追求,更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仕人的精神内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历经风雨,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慎独”可能是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