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写作的?
记得小学四年级老师开始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念的时候,我就觉得写作与我定下一生情缘。
儿时写作,多是希望拿高分得到家长老师的认可,可是当日记本写了一本又一本,才觉得写作于我更是一个心灵的出口,在孤寂无人的时候就想和自己说说话。写作在我迷茫,困惑的时候陪伴我,从小学到大学,不知道自己写了多少文字,每每翻阅自己稚嫩的字迹,心怀感激。写作于我亦师亦友,一生注定不离不弃。
如果说读书带你领略的是别人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人命运,从而使自己眼界开阔,内心充实,那么写作对我来说,是让我除了现实世界的自我还在精神世界找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可能。我想我是很幸运的,在现实里风雨飘零之后,至少我的心灵还有一个栖息之所,许我理智,许我安慰,许我坚强和希望。
在自我的文字世界里你是自由的,你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可以对现实的世界放荡不羁嘻笑怒骂,表达你的喜怒哀乐,可以安静沉思,思考未来和希望。因为没有人能够控制你的思想,要你往哪儿走。写作其实只是思想的外流,丰富的思想可以让你写出有用感人,发人深省的文字,文字的流淌刻录也可以帮助你思考,承载你的记忆。有言为心声,文也为心声。
我觉得写作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使人知,一类不可使人知。可使人知的,如新闻报道,公告通知,杂文小说,广告文案;不可使人知的,如日记,国家机密,个人隐私等等。对于个人,越想使人知的文字,越有它现实的目的,虽文采斐然,旁征博引,却重在功利;而不欲使人知的文字,更靠近自己的心灵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引吭高歌。
有人对我说:“我很喜欢看你写的东西,很多问题我也在想,只是不如你文笔好,所以写不出你这种感觉来。”每每这个时候,我都笑着说:“我哪有文笔好啊,只是个人爱好,像有人喜欢打篮球,有人喜欢打游戏一样,大多时候是打发时间罢了。”我并不劝人也去写作,因为写作是你喜欢的但别人未必真正感兴趣。
关于怎么写作,前辈们都有很多道理,子曰:其文不正行之不远。说的是文章一定要有文采,要生动才能让人乐于接受。 近代著名学问家夏丏尊和叶圣先生所作的《文心》就是根据当时的国文教育写出来的,对写作有很大帮助。著有《堂吉诃德》的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 就说:笔乃心灵之舌。文为心声,文是载体,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才是灵魂。好的文章,往往道理透彻,情感真挚,套路少而自然,最好的故事其实就是故事它本身。
有人问你写作有没有写不下去,气的时候呢?当然有啊,有时心情烦躁,写什么不顺,一篇简单的新闻消息都要在电脑前敲打键盘老半天,像高中啃一道变态的数学题一般难受。有灵感的时候,上个厕所有时都把要写的提纲想好了,按着提纲不到半个小时洋洋洒洒一篇文章就出来了。没有灵感的时候,要么是自己一时要做的事情太多,容易分心,或者是生活琐碎,接收的信息太多没有及时梳理思绪杂乱,还有的就是看了别人的文章看重别人的评价,生怕自己道理讲不清,故事说不好。我发现处于这种灵感匮乏或者浮躁的时候,干脆不写,先把自己目前除了写作要做的其它事都做完,然后再安心的写,心情不好的时候,出去跑步,和朋友散心聊天,当自己静下来的时候再去写,写了先自己看,不急于发表。
从小学开始写作文开始到现在,写作已经伴我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了,有用无用都写过。即使是平时练习的每一篇作文,我都会装订收藏,同桌不解,我开玩笑说要是哪天我出名了成为大作家了,我一定要把我从小学到大学写过的所有文章整理成册,然后出版,那时你就可以和别人骄傲的说,我是他的第一批读者,他那篇文章的错别字还是我找出来的呢!到现在我也还没有让我的同桌感到荣幸。
高考后,为了考试写作文的次数少了,在大学写过新闻,写过策划,写过讲话稿,写过鸡汤,写过软文,拿过稿费。也遇到过很多想以文字某人的人,可是现实残酷,又有多少人能够实现,大部分只是在现实里透支自己的爱好罢了。
我只希望我写作的时候就是一个作者,希望写作是陪伴我一生的爱好,而不是被动谋生的工具,这样我也许不会因为世俗的眼光和压力而厌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