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Ethan走得越来越远了,偶尔会在客厅绕一圈回来。虽然踉踉跄跄,但每一天都比前一天稳,看来独立走路指日可待!下午上完课,妈咪回家带宝贝到楼下散步。宝贝挣脱开来,自己在地上走。妈咪看他来回走了几次都没有事,就坐在离他1米远的地方看着他。可就在下一个来回,从远处回来,宝贝不小心摔倒趴下,然后头往地上碰了一下。顿时大哭。妈咪赶快抱起来,原以为没事,却发现额头磕破了表皮,出了一点血。那一刹那,真是心疼死了,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一定随步跟着,不能用大人的“以为”来揣测了。孩子太小,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小对话:(重复2)
—❀Walking Walking 走一走❀—
Ethan Baby, stand up. Ethan宝贝站起来.
Yes,stand up. 是的,站起来。
Walk walk walk. 走一走.
Walk to mommy. 向妈妈走过来.
Slowly, slowly.慢慢走.
玩一玩:
—❀孔中视人❀—
在蹒跚学步的阶段,为防止Ethan走路摔倒,磕到后脑勺。妈咪特地准备了“小蜜蜂”给宝贝。像背书包一样背起,真有种“小小班”学生的感觉,呵呵。在小蜜蜂的头部,是一个带孔的圆形。晚上用餐后,趁宝贝正在玩小蜜蜂,妈咪就陪他一起玩玩小孔看人。
首先,让宝贝自己玩小蜜蜂,妈咪观察宝贝的行为。其次,宝贝背起小蜜蜂,观察宝贝的反应。最后,妈咪拿起小蜜蜂,将小孔对准一只眼睛,并透过孔去看宝贝,观察宝贝的反应。
发现:
Ethan对小蜜蜂已经比较熟悉了,这几天比较热,他也不愿意背。一直都放在小床,被他踩在脚下。只见他拿起脚下的小蜜蜂,双手不停地抖。然后很自然地单手拿小蜜蜂,放在围栏外,接着放手,掉落地面。这是宝贝习惯地扔物体动作。由于这个年龄阶段,扔是适龄行为,是幼儿建立空间感的过程,因此妈咪没有过多干涉。只是对他说:小蜜蜂摔痛了,怎么办?
妈咪捡起小蜜蜂,将背带展示给宝贝,然后告诉他这个可以背,并慢慢地让他伸出手,背在背上。突然他转头想去看小蜜蜂,并开始反手希望抓住小蜜蜂。但是小蜜蜂却一直抓不到,也不能掉下来。他开始哭起来。还记得第一次宝贝背上后,发现摔倒头不痛,就非常乐意背着走。但今天宝贝哭的那一刻,从他的动作,妈咪的感受是:小蜜蜂从手上,突然贴在背上,并且摘不下来,好像是背上多了一个物体,不可控。因此,妈咪帮他迅速取下,并安慰他。
当妈咪将小孔对着自己的眼睛,并将小孔另一端放在宝贝眼前时,宝贝很惊奇地笑了。妈咪又将小孔放在宝贝一只眼前,然后自己的眼睛贴上去。宝贝开心得不得了,并一把抓住小蜜蜂,希望自己也开始玩。只见他将小蜜蜂放在自己的额头,露出一点点眼睛,乜斜着妈咪,自顾自地笑。虽然不是小孔,妈咪很自然地慢慢靠近他,然后惊奇地说:哇,我看到你了!宝贝又无比兴奋得摆动全身。接着再来,同样的效果。到了第三次,妈咪轻轻地帮宝贝将小孔对准眼睛,然后将眼睛靠近小孔。他咻的一声,迅速拿下小蜜蜂,哈哈大笑!仿佛突然间被找到了。
小孔视人,透过孔的眼睛对视,仿佛另一个空间相遇,带给孩子新奇。就像妈咪之前用纸做的纸筒望远镜一样,宝贝十分兴奋和好奇。但是他还不会将孔对准自己的眼睛,因此游戏自然被演绎成为另一种【Peekaboo】“躲猫猫”了。幼儿对于“躲猫猫”都是非常喜欢的,而且时间会延续很久。跟着宝贝的感觉走,不强求既定游戏流程,他开心就好!纸筒望远镜以后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