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犯了一个多重错误。
儿子用手机做历史题目,可能是玩手机时间长了心虚而想渐渐的告诉我,他正在使用手机学习。
于是看探视性跟我说打赌,妈妈你猜,我能对多少题?错多少题?如果你能答对的话,你请我喝奶茶好吗?
我当时脑子一热,就答应了。
这就是我犯下的第一个错,因为学习不能用来打赌,不能用来做交易,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心。其实孩子就是抓住了我这个对学习的重视而提出的这个要求。
然后我跟他约定了晚上再给他买。到晚上时要兑现了,他经常就是在我很忙的时候提出来,不过也是由于我经常自己忘记这件事,不重视这件事而造成,让他他有空子可钻。
他就说妈妈你转钱我去买还是我们去店里买?后面又加了一句,如果是我去买的话你转我12块钱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去店里的话,我就要喝最贵的奶茶。我选择了给他¥12了,又出错了。目标错了,更直接的说是偷懒。如果是对孩子负责的话,那就要降低对孩子身体的伤害减少给孩子一杯比较健康的奶茶,而不是钱的多少问题。
从这里我得到的一个经验,就是我们的游戏规则不清楚而造成了价格上时间上,以及付款方式的不明确性,让孩子有其他可想。我当时想到的是因为是学习,也确实好久没喝奶茶了,我认为这样的话你会更加用心做题。在这里犯下了,第三个错。学习应该是你的责任。
最后我把12块钱转给孩子了,孩子没有拿着钱去买奶茶,这又是我犯下的一个错误。这会难免预防让孩子以后需要钱的时候会拿类似的办法做交换。
通过这件事情,我反省得知不要跟孩子随便做打赌的游戏,而且打赌这个游戏对孩子没有什么有意义的帮助,反而还可能增加习惯性的危险,比如和同学也会经常玩这种打赌的游戏。
其次,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说明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明确信息,时间地点人物数量,各角度的问题会发生的预测都要思考在内,所以说话一定要谨慎,不要随便发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冲突,误会、矛盾,或者是错误示范。
最后,如果打赌的是什么东西要如实兑现,比如说这12块钱,是用来买奶茶的,那么我最好是直接买一杯奶茶送到他面前,而且是主动的。这样既能给他一个很好的示范愿赌服输,而且也让孩子更加信任,然后也不会让孩子有机会耍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