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不是我的帽子》这本书,你有什么想分享给大家的吗?
1.本书哪些地方吸引了你?请说说理由。
这本书虽然只有小鱼、大鱼、螃蟹三个人物,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却能够吸引着每一位读者。
封面就非常有趣,一条金黄色的小鱼在水里静静地游动着,身后是一串串白色的气泡,显示出小鱼此时很悠闲自在,头上戴着一顶浅蓝色帽子,而题目是《这不是我的帽子》,就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不由得引起思考:这不是小鱼的帽子,那么是谁的帽子?这顶帽子是从哪儿来的?怎么会戴在小鱼的头上呢?
故事情节也很有趣,仿佛主要是小鱼在自言自语:“这不是我的帽子。是我刚刚偷来的。我从一条大鱼那儿偷来的。我偷帽子的时候,他在睡觉……”图画却显示出大鱼在小鱼身后追随,并在螃蟹的帮助下,找回了自己的帽子。
最后三张图画没有一个字,采用了留白的形式,能够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从图画中我们也能够猜测故事情节的幽默风趣。
2.你觉得在那个又高又大又密的水草丛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小鱼的命运又将如何呢?请展开你的想象,并写下来。
我们可以展开想象,大胆猜测:在又高又大又密的水草从中,大鱼追上了小鱼,得意忘形的小鱼正在欣赏自己头上的帽子,一回头,发现大鱼就在自己身后,正用眼睛盯着自己,顿时脸红红的,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小鱼小声地说:“大鱼叔叔,对不起,我好喜欢你头上戴着这顶浅蓝色帽子,就趁着你睡午觉时,偷偷地拿走了。”
大鱼叔叔说:“小鱼,这是三年前我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尽管帽子有点小,但这是我最喜欢的、最有意义的帽子,我不能送给你,不好意思,如果你真心喜欢,等你生日的时候,也让你妈妈送你一顶吧!帽子是我的,应该属于我,请还给我吧!”
小鱼高兴地说:“好的,帽子还给你,我回家告诉妈妈,我的生日快到了,让我妈妈买一顶帽子送给我。”说完,把帽子递给大鱼,然后,快速跑回家去了。
3.作品中,文字在讲述故事,图画也在讲述故事,文字故事中小鱼的侥幸与画面故事中大鱼在不断打破侥幸,请谈谈这样的反向叙事节奏是如何形成幽默感的?
这本书强烈的戏剧张力,主要源于文字与图画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视点。文字部分是小鱼的视点:“这不是我的帽子。是我刚刚偷来的。我从一条大鱼那儿偷来的。我偷帽子的时候,他在睡觉。”……小鱼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水草长得又大又高又密的地方”作为藏身之地,自以为很安全,但事实究竟如何呢?采用全知视点进行叙述的图画,让读者从一开始就对真相了然于心:当小鱼说“他可能睡很久都不会醒”时,大鱼突然睁开了眼睛;当小鱼说“我一点儿也不担心”时,螃蟹正在向大鱼告密……文与图不断形成冲突和反差,配合大鱼微妙的眼神变化,制造出高度的幽默感。读者会迫不及待地往后翻,想要知道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4.如果以大鱼为主角,作为第一叙述角度,故事又将如何创编?
有一天吃过午饭后,我在海里睡得正香,忽然觉得头顶上游过去一条鱼,并且头顶上好像少了什么东西,而且感觉头顶上有凉凉的风吹过,急忙睁开眼睛一看,我的帽子没了。
到底谁偷了我的帽子呢?我向四周看了看,发现了前面有一条小鱼,它的头上还戴着我的帽子。
“那是我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得追回来。”于是,我赶紧游过去,追赶小鱼。
走着走着,突然找不到小鱼的影子了。它逃往哪里了?
正在我着急的时候,我看到前面有一只小螃蟹,“还是去问一下螃蟹吧!”于是就朝着螃蟹游过去。
我游过去对小螃蟹说:“你看见一条小鱼从这里游过吗?它偷了我的帽子。这顶帽子是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我一定要拿回来。”
小螃蟹开始不告诉我,我对小螃蟹说:“那是我的帽子,不属于小鱼,它不应该拿走。别人的东西,小鱼必须归还。”
螃蟹明白了道理,就告诉我说,小鱼藏在水草里,我就游了过去。
我追上小鱼,给小鱼讲了一番道理,小鱼乖乖地把我的帽子还回来了!
5.台湾儿童作家刘清彦在谈及这本书时说“我很喜欢这本书,好的童书不以‘教化’強行小孩向正面价值观看齐,而是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征服他们的心,使他们自发性的体悟个中道理。”幼儿对“偷”没有一个明晰的概念,生活中我们也不能用偷来界定孩子的行为。对于小鱼来说不是偷,它只是喜欢并做了错误的选择。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小鱼的这种偷帽子的行为?
绘本中为什么小鱼要偷帽子呢?因为他太喜欢那个帽子了,但那不是他的,他不应该拿的!总体来看一下这条小鱼,它就像是一个小孩,当他偷走了帽子之后,完全陷入了一种自以为是的状态,第一,我想要,这就是我的;第二,我想拿走,我就一定能够成功;这其实是对应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种重要的心理现象,自我意识和自我中心。
而作者将小鱼的这种以自我中心原原本本地展现在孩子们眼前,让他们看到小鱼所有的思绪和行动,最后又以开放的结局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思考、理解、判断。作者的“说理”是不露痕迹的,却比强硬的说教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
故事的结尾,大鱼拿回了自己的帽子,也会帮助孩子明白,尽管自己跟喜欢那个帽子,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走归自己所有,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不仅让小鱼学会了尊重他人,也学会了保护自己。
乔恩.克拉森
作者简介:
2013年1月,美国凯迪克大奖评委会宣布把当年的金奖颁给乔恩·克拉森的《这不是我的帽子》。始于1938年的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权威的图画书奖,被誉为图画书界的“奥斯卡”。有意思的是,乔恩·克拉森原本就是一位动画电影工作者,他将电影的蒙太奇思维娴熟地运用到图画书创作中,把故事讲得精彩流畅,充满戏剧性和幽默感。整本书像一部高度浓缩的小电影,从一开场就紧紧抓住读者的兴奋点和笑点,它摘得图画书界的“小金人”,可谓实至名归。
绘本内容
一条小鱼戴着一顶圆圆的蓝色帽子游进我们的视野,它一边往前游,一边自言自语:“这不是我的帽子,是我偷来的。帽子的主人可能不会发现,因为它睡着了。就算发现了,也不会知道是我偷的;就算知道是我偷的,它也不会找到我……”它戴着帽子一路潜逃,可是就在它浑然不觉的时候,帽子的主人,一条很大很大的大鱼已经睁开了眼睛,悄悄地尾随其后……
绘本中文和图搭配很有张力戏剧性。图文配合不断形成冲突和反差,配合大鱼微妙的眼神变化,一串串的白色气泡暗示着鱼的游动,制造出有趣诙谐的画面氛围。让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读者,迫不及待地往后翻,想要知道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当全书的紧张和悬疑达到了最高峰后,作者的叙述突然由清晰转向隐晦,给读者以三幅留白画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全需要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进行大胆想象,在无形中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