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琳若邻
小姨说:“哪怕是去做妓女也要让两个孩子上大学”。
母亲节已经过去了,就连父亲节都过去了。但小姨心里依然耿耿于怀,思绪还时常停留在母亲节的那一天。母亲节和父亲节虽然是西方的节日,但是我们为了表达对父母亲的爱和回报也开始过起了原本就不属于我们的节日。
难忘的情况有两种,无非是开心或者难过。
作为四川人,小姨在广州生活很多年了,生下两个表妹后就搬去广州了。细算下来,小姨在广州生活有二十多年了。
小姨和小姨夫在广州打过工做过生意,上过当也受过骗,小姨父骑着28的自行车载上小姨和两个女儿四处奔波是生活的常态。
小姨从洗碗到养鸭再到开快餐店到现在的保洁,还有很多在大风大浪面前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小姨说她们一家人到了广州,除了每人身上的体恤和裤子外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就是没有包、没有箱子、没有任何行李,最主要的是没有钱。小姨和小姨夫白手起家,先是生存扎根。后来两个表妹能在广州读书,也是花了很大的力气,那个时候外地人要想在广州读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小姨说:“哪怕是去做妓女也要让两个孩子上大学”。大字不识几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小姨竟然说出这番话,听得我心里百味杂陈。不知道她都经历了什么苦难,对孩子的学业竟重视到这般程度。她吃了没文化的亏,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吃同样的苦。哪怕用自己名节去换,也愿意。为了女儿愿意付出一切、一生。
好在两个表妹读书努力,成绩都还不错,都顺利读完了大学。现在大表妹已已结婚生子,小表妹也参加工作一年多了。两个老年人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然而有些潜藏在湖底的事情才刚刚露出水面,就像萧瑟了一冬的枝条遇见春天一样才刚刚发芽。
原本在小姨附近上班的大表妹结婚后,就随妹夫去深圳上班了,小表妹毕业后也随姐姐去深圳上班了。小姨在广州一家酒店做保洁,小姨夫原本经营着一家非常小的快餐店,在大女儿生子后,小姨夫转让了快餐店就去深圳帮忙带小孩了。
所以,很多人都劝小姨辞职去深圳找个工作,这样一家人就在一起了,相互有个照应,不再牵肠挂肚。小姨却死活不同意,一来自己的工作已经轻车熟路,二来……
小姨经常在休假的时候去看望两个女儿,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小姨,当然就显得不那么喜欢小姨夫了。小姨每次去都给她们买菜,给她们买生活用品。小姨夫帮忙带孩子,没有工作,自然也没钱给她们买东西。
两个女儿直接当着小姨说:“妈,我们就想你来,你来了我们都不用自己拿钱买菜了,你还给我们买生活用品,你以后多来啊。要不你直接搬来深圳上班吧,爸爸抠门的很,从来都没有买过菜,我们买什么菜他就做什么菜”。
小姨:“你爸给你带孩子,没有工作没有工资,所以买不了菜”。
大表妹:“他有钱,分明就是抠门,不给我们花”。
小姨每一次去深圳都会准备两千多块钱,除了支付自己来来去去的车费,还给她们买菜,买生活用品,给外孙买一些东西。每次回去后,身上的钱都所剩无几。
小姨去深圳多次后,更加坚信自己要留在广州,不去深圳上班。说白了,小姨就是不想更进一步的成为孩子们剥削的对象。
表妹把小姨送到地铁站,忽又相起当天是母亲节,于是又把小姨拽回去过母亲节。小姨在外面上班接触的都是年轻人,思想并不守旧,所以小姨知道母亲节,很欣慰孩子们想得如此周到。
两个表妹带着父母在深圳的街头转了大半天,去逛了商场,溜达了超市。大表妹让小姨给外孙女再买个婴儿推车,小姨疑惑:“孩子的推车已经买了一个,怎么还要买”。一路上,小姨都默不着声,她看清了大女儿的精算盘,自己能做的就是不被算计。
拖住着逛街的疲惫和饥渴回到家,小姨夫草草的热了上午的冷剩饭,小姨吃过剩饭后又麻烦表妹送她去地铁站。之所以说麻烦,是因为表妹觉得小姨无能,去哪里都得让她们接送。
小姨不便把家事对外人讲,只好向妈妈诉苦:“这个世界上谁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我原想着自己没有儿子,她既是儿子又是女儿,以后老了还得靠她们养老。没想到她们除了伸手问我要钱借钱,从来没有为我想过,我为了她们读书,到现在连一个居住的地方都没有,而他们还一味的剥削我”。
想起借钱的事情,也是很荒谬。大表妹说要在成都再买一套房子,用来投资。于是把小姨多年的继积蓄卡拿去了,那些钱是小姨准备买房或回老家建房的钱。小姨答应借给她三十万,而大表妹把卡上的钱取得一干二净。确实是投资,没错。投资的钱是小姨的,而后面挣得利益却是她自己的,还有小姨的老本能不能拿回来还时隔未知数。
小姨和小姨夫在外面漂泊了二十多年,为了送两个表妹上学,自己一直居无定所。后来存了钱也未曾买房,老家,已无处可去。
今年小姨特意回老家办理了医保卡,因为长年不在老家,很多应该办理的事情她都没有办理。能挣钱的时候,医保这些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年龄大了,看到女儿的各种行为后大概是知道是有些事情比孩子还要靠谱。
关于大表妹对小姨的各种算计和扣扣搜搜,小姨讲了无数次。然而过后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对女儿好。有什么好吃的还是首先想到她,有什么好用的依然第一个想到她。父母永远都会对孩子好,就算作为礼尚往来,孩子是不是应该对父母有所回报。
两个表妹的出生地虽然不是广州,却在广州上学和生活。所以她们有着一口漂亮的广东话,但家乡话也没有落下。都是大学毕业,工作都在一线城市,都是了不起的白领。她们厌烦父母的无能却又享受着父母的血汗钱。
不知道表妹是怎么想的,地铁站不接送父母,不怕年迈的父母弄丢嘛。既然都接送了,为何还要说那些让父母难过的话。自己都家立业了,还去父母那里收刮父母的血本,为父母的后半身考虑过嘛。
小时候父母是孩子的天,长大后孩子成了父母的一切。父母尚有价值,能劳动能挣钱都被这般嫌弃,那么等到父母失去劳动能力毫无创造价值是不是应该直接扔到大河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