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唯有孤独与你并肩作战。

今天一位多年未联系的朋友问我:“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孤独的状态,她尽量减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时间,没有什么朋友,那么这个人会是怎么样。”

我很清楚地知道,她说的这个人就是她自己。我说:“《简爱》里有这样一句话: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自己。所以她会很尊重自己,她会很享受孤独带给她的快感。”

朋友,你有没有过这样得经历,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去餐厅吃饭……看似很孤独,但是却很享受。

在她上大学以前,终究还是个小女孩,她害怕孤独,“孤独”这个词语会让她瑟瑟发抖,但明面上她永远不会承认这个缺点,因为她也是个好面子的小女孩。在我心目中她就是一个大大咧咧,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姑娘。

但是她也会有害怕的时候,比如说一个人的黑夜。

黑夜,是最安静的角落,寂寞的来袭,总让会让她招架不住,内心的软弱从不知道向谁诉说。

她总喜欢拉上一堆所谓的朋友一起出去玩,朋友里有朋友的朋友,但是尽管这样,她都来者不拒,她会给自己一个暗示说“你并不是一个人。”就好像给自己强行注射一支镇定剂一般。

但是有那么一句话叫做“三人行,总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她总爱无中生有的插话,但是感觉再怎么插话,她也好像融入不了她们的圈子里,因为我们是两种世界的人,就如是火星撞地球,这可能吗?原本有属于自己的轨道,还非得去别人的轨道去逛逛,那不得引起世界大乱,生灵涂炭?反正这辈子她是没福气看见的了。再者她们只见过一面,也并没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在她们之间,她是多余的。

这里我想起了李诞的一句话,“没有朋友多孤独啊。”“有了也一样。”

都说大学是个小型社会,她这算是懂了,在大学里,总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会说着一些与这个年龄不相符的话,动不动就:来吧,兄弟,喝一个,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他们总是打着联络感情得幌子来进行各种的聚会,轰趴……更有甚者开学不到一星期就能找到对象,发展着实迅速。是攀比心作祟吗?是好奇心作祟?还是……其实骨子里他们只是害怕孤独。

上了大学的她,脱离了父母的庇佑。来到了一个陌生,又充满机遇的城市。她也曾经努力的融入本不该属于她的地方,她也尝试着去参加聚会,但是鱼龙混杂,着实把她吓得够呛的。

她反复地问自己: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真的好吗?

她放弃了所谓的交际,尊重自己的选择,接受了自己的害怕。她相信了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的一隅。

村上春树说:人的本质就是孤独的,但这并不是件坏事。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你因为害怕孤独,只有当一个人学会与孤独并肩作战,才能够学会坚强。

她逐渐发现自己跟自己相处的乐趣,她会有更多的时间,了解自己的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不一定得随波逐流。

如今的她“独来独往”成了她的标签,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她。但是她却让我佩服。

在孤独里努力提升自己,未尝不是件好事。

女孩子,真得要学会人格独立。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唯有孤独与你并肩作战。


文/韫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