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把促销当营销
Effective(实效),实际的效果,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效果本身是很难说的,“果”的产生有时候是“一因多果”,有时候是“多因一果”,有时候是“有因无果”,又有时候是有果无因。更有甚者,即使是有了原因也有了结果,但它还可能存在一个效果延迟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淋浴的时候,刚开始拨开水时觉得太凉,然后就会把它往左边拨,还是觉得不够热,可突然一下就觉得烫得很难受。接着你就把它减弱,往右边拨,往右边拨的时候,还是觉得不够凉,一直拨到最后,却一下子浇了个落汤鸡。我们有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叫效果延迟。有很多效果不是马上就能起作用的。所以,我们需要基本的耐心。
套用村上村树的话,当我们谈营销的时候到底在谈什么?
大家有时候把促销当成营销,而促销在营销里面只是占了一个维度。但是对于中国很多企业来说,尤其是小企业来说,营销就被简化为促销。
而一个企业是否能真正做大,取决于它在做促销时能不能想到营销、做营销时能不能想到品牌。通俗地说,能考虑到不仅要赚钱,还能够把钱赚得更久一些,甚至会考虑在赚钱之外还能再做些什么。
这一点,对于小企业来说,目前要求是奢侈的。
殊不知,一个人一个企业,要真的想有所作为,还真得有点奢侈的要求。
如果,我们的人生一点奢侈的幻想都没有,那基本上也就这样子了。所以,好的企业都有愿景,所以人也要有愿景。
(二)电子商务有利于企业进化
中国很多企业的领导关心的是,你如何帮我多卖点东西。以这种心态去做电子商务,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一家服装公司叫美特斯邦威,非常高调地做了电子商务,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撤下来了。原因是老板对电子商务不了解。
下属和公司外部的人对老板进行了不尽责任的鼓动,让他觉得非做不可,而且相信一做马上就见效。“一招制敌,一抓就灵。”如果你给了老板这样一个预期,负责电子商务部门的人可能真就进入了一种诅咒中。一个月过去了,老板会看你借助新渠道有多少销量,你越看越心慌,老板越看越生气。最后,老板会认为这是一个骗局,于是就把它关了。
真正的电子商务,它不是以促销或一个新渠道的面目出现来开展的。因为电子商务最根本的东西,是从前端到后端“逼”企业去改进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可见的。实现从外在到内在,从物质到精神的一种演进。国外有个教授把电子商务的历史概括为三个E:Every day(每天),Enhance(加强),Evolution(进化)。即:每时每刻都要用到;提升既有业务的质量和体验;企业的进化。
我认识的另一家做服装类电子商务的企业,结果却挺不错,原因是他从一开始并没有把电子商务定位为一个新渠道、一个促销产品的方式,而是定位为一种企业的进化、一种改变它自身经营状况的手段与工具。
这个老板有一定的耐心,时间长了,结果就会有一些回报。他的心得是:过去的数据,只有等服装生产完了,销售完成才有反馈。而现在却不一样,电子商务的数据可以实现即时反馈,因此生产的时候就必须根据数据来决定,不然就很盲目。
也许你在电子商务这个渠道里面卖的东西并不多,但是它能够告诉你每天什么东西卖出去了。它能在一天甚至是一个小时内都回馈新的数据,能够让你知道自己以为是的那些东西,事实上是不对的。这就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