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y天性喜欢乐园游、海岛游、山水游、探险游。我们带着他去过新加坡的环球乐园、东南亚的海岛和ClubMed,包括国内的跋山涉水、秦岭山麓的小徒步,孩子都非常投入,不叫苦不畏难,冲锋在前。随着他的长大,我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带着他关注旅程中的人文环境或文化因素,虽然有难度,慢慢地,孩子也开始接受、亲近,旅途有了更多视角。在此总结了一路的体会,供有同样有心的妈妈们参考。
TIGI分别是指:Time时间、Interest兴趣、Guide解说、Initiative主动。TIGI原则具体如下。
一,Time原则:短和断。“短”是指参观博物馆以三小时以内为佳,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是有持续互动环节可适当延长。“断”是指一次旅游中不要连续超过三天,中间穿插其他活动效果更好。我们曾经在西安连续参观四个博物馆,参观第四个博物馆时孩子说:妈妈,我再也不要进馆了。我很后悔这样的安排了,的确就算是大餐,连吃几天也消化不了。此后都注意错开安排活动。
二,Interest兴趣原则:符合和培养。观察孩子的兴趣,依照兴趣选馆。4、5岁时,根据孩子的兴趣,我们去汽车博物馆、海洋博物馆;孩子练习书法了,到西安时就安排了碑林;孩子参加了上海市的“文博小志愿者”活动,就趁热打铁多去几次上博。如果没有兴趣,父母就得花点心思培养。我们去意大利、梵蒂冈之前,我在网上从BBC到NHK选了7集纪录片,还买了《极简欧洲史》等书,让孩子有所了解,再去实地时不是那么陌生。孩子天性中的好奇因子很强大,对新事物都想了解探索。有兴趣就会愿意接触和探究。安排项目时千万不要勉强孩子,勉强只能让孩子产生畏惧和厌恶情绪。和旅游地相关联的地图、纪录片、书籍都是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的好帮手。
三,Guide解说原则:讲解和灵活。到人文历史景观一定要有讲解,才能让已经固化、远去的文物、历史活过来、生动起来,才能看出奥秘和滋味。我们进馆必请讲解。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聆听的好习惯。有一次在西安鼓楼参观,孩子听得很认真,讲解员特地送了小礼物给他,让孩子觉得很骄傲。讲解的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有讲解员就请讲解员,没讲解员就租导览器。在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没有中文讲解,团队里的爸爸就先听英文,然后如同声翻译一般再讲解给我们听。还有在弗洛伦萨,我凌晨四点起来查找资料,为参观美术馆的代表藏品“备课”。有了讲解,孩子就觉得参观不枯燥有趣味。父母在做讲解准备时,一定是有选择的,不求面面俱到,讲解选取代表作品、精品、珍品、孩子有兴趣的作品均可。
四,Initiative主动原则:体验和担当。在博物馆里如果有参与体验的项目,我一定不错过。我们在博物馆里体验过模拟考古、造纸、吹玻璃、做陶器、做模型等活动。有一次想带孩子感受西安的戏剧文化。没选当地的剧院看戏,而是看中一家有互动环节的私人茶楼。简陋的舞台却度过了欢乐而充实的两小时,收获多多。贴心的讲解和字幕让外行也能一窥门道,第一排近距离感受秦腔,华阴老腔、木偶戏、皮影戏。每一个剧种表演结束都有互动环节:学唱华阴老腔、甩水袖、亲自操作木偶表演等互动体验成亮点,high翻了。而“担当”是指让孩子承担责任,让他成为领导者。在意大利的斗兽场租了一个中文讲解器,就让孩子听,听完让他给我们讲解。夏季在越南芽庄参观庙宇,一路上孩子都抱怨天热,后来我们让孩子当导游,地图给他俩,让他们问路、带路、进庙拿着免费资料来讲解,导游做得有模有样,收获了掌声和微笑。孩子还带着这些旅途无形的积淀在班级里分享或参与专题竞赛时,侃侃而谈中展现广博的视野,也得到伙伴和老师们的赞赏。当他能有创造时,孩子们会相当愉快。
人文之旅并非高高在上或索然乏味。对孩子而言,用对方法就能引领他进入更广阔的空间,丰富他对旅游的感受。亲近博物馆、纪念馆、人文古迹,行万里路而养书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