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和富人其实只是一步之遥
很多人都知道巴拉昂,法国的媒体大亨。1998年,巴拉昂临终前
在遗嘱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曾是一个穷人,却是以一个富人的身
份走进天堂的。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进天堂,现在秘诀锁在
法兰西中央银行的一个保险箱内。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
什么’而猜中我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贺礼100万法郎。”
之后很多人陆续寄来了他们的答案:有人说穷人最缺少的是金
钱,因为有了钱以后,穷人就不再是穷人了;有人说穷人最缺少的是
机会,穷人之所以穷,因为没有遇到好时机;有人说穷人缺少的是技
能,现在能迅速致富的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有人认为穷人最缺少
的是帮助和关爱。不过,最后只有一位叫蒂勒的9岁小姑娘猜对了巴拉
昂的秘诀: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野心就是企图心,是描述你对一种事物的渴望程度。穷人之所以
是穷人,之所以看上去努力挣钱却挣不到钱,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那
么想挣钱。一个人的渴望程度决定了他的态度和行为,没有强烈企图
心的人自然会在行动力上体现出懒惰。很多人可能会举出那些环卫工
人、人力车夫、搬砖工等苦力劳动者的例子,为什么他们早出晚归,
付出极大的辛劳依然没有多大回报呢? 他们的家庭贫困,应该对钱有
很大的渴望才是啊!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首先,更贫困不一定对钱的渴望就更强,正如我刚刚所述,很多
人爱钱,却只想无成本地获取。其次,早出晚归,看上去付出极大的
辛劳也挣不到钱,但依然干着这份活,就说明他们根本没有改变的动
力。至少没有技能之类的,都是托词,社会上到处都是学习机会。如
果他们不愿改变,只能证明其实他们没那么想让生活变得更好,或者
他们认为学习太辛苦了,比苦力更辛苦。
这是穷人和富人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足以将这两种人泾渭分
明地区分开来。当然,穷人看上去也缺钱、缺机会、缺技能、缺运
气,但缺钱是外在表现,却不是内在因素。事实上,穷人和富人的差
距并不是字面上的一个“钱”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要说缺机会,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很多机会,只是符不符合开启
的条件而已。要说缺技能,穷人和富人都有同等机会去重新学习,学
习技能并不需要很多钱。要说缺运气,如果把穷人都归于运气不好,
富人都归于运气好,未免就太野蛮了。我们提到过,除了极少数的人
以外,大多数人的好运气是自己创造的。
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我很渴望金钱,对此我愿意付出艰苦的
努力,并没有想无成本地获取,且我明明比别人努力得多,为何还是
挣不到钱呢?”
这让我想到了悬梁刺股这两个故事。对!它们是两个故事。东汉
的孙敬为了念书不打瞌睡把头发绑在房梁上,只要疲劳头一低就会把
自己疼醒,继续看书,这是头悬梁。战国的苏秦为了念书不打瞌睡就
预先在桌子上备好一个锥子,只要疲劳瞌睡虫袭来,就马上往自己大
腿上戳一下,把自己疼醒了好继续看书,这是锥刺股。
这些故事的确让我们感动,而我们之中的某些人也依样画葫芦,
经常挑灯夜战学习或工作到半夜两三点,却并没有什么产出,究竟是
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按照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异类》书中的观点,任何一个普通人在某一领域的积累达到10000个小时的时
候,就该从平凡进化成超凡了。当然我们不对他的观点进行咬文嚼
字,假定这个领域并非先天要求非常高的领域,那么有没有人坚持了
10000个小时,然后一无所获呢?
有!而且大多数人都是。看一下自己当下从事的领域,再审视一
下自己的身边人,我想很多人在某个领域都有超过10000个小时的积
累,但他们都成为专家了吗?他们的收入大幅提升了吗?大多数人都
没有,因为大多数人所谓的努力和积累,仅仅是一个一直在愚弄自己
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