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过福柯的两本书《规训与惩罚》和《疯癫的文明》,福柯的思想独特且犀利,往往一针见血用十几个字就把问题说了非常清楚,给人的感觉就是节奏码紧不拖沓。偶尔的一次机会在朋友家看到了这本《福柯看电影》,就非常好奇,福柯也研究电影?于是拿回来看了看。
这本书收录了福柯谈论电影的九段文本,其中八篇是访谈,涉及到的电影有以萨德主义的《索多玛德120天》,玛格丽特杜拉斯《印度之歌》,René Féret《保罗的故事》《我,比埃尔·李维尔》等。在《我,比埃尔·李维尔》中福柯也参与到编剧的工作中了。
这本书深邃,不太容易看懂。首先书本中的片子时代背景是二战后的法国,这个时代远离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想象和理解的时代。第二,从哲学观来说,法国电影有着强烈的反思精神,融合哲学思想后的电影,他们的表现手法(镜头语言)与现在的我们所熟知的表现手段是有鸿沟的。最后,在那个时代,电影与人们话语权会产生讨论,引发争夺、割裂、融合,这些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不具备的。
作者:[法]帕特里斯·马尼利耶/[法]道尔·扎班扬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Foucault va au cinéma
译者:谢强
出版年:2017/1
页数:178
定价:38.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轻与重
ISBN:9787567557123
“所有这些人都有自己的表现线路。这些线路并不发生真正割裂,有点像高速公路,从高处看时,每条路都相互交错,但实际上,它们可上下穿行,人们不易看出名堂。因此,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纽带上,与别人相连但又不相撞,但是,如果它们都处在一个假交错中,这些独立的线路所形成的“场景”不是真正的流通状态,而是叠加和孤立状态。”
福柯的论述中,透露出他对电影的看法,他认为电影可以操作多维度、多空间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绘画、文学、戏剧中都无法比拟的。这个看法在同时代的福柯明白,其他人比如朗西埃。也就是说,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法国观众就知道如何在2维中看3、4维,在故事中看处理故事的思想。
萨特说,电影是最好的课堂。我在学习戏剧、电影的过程中,发现美国与法国的作品上有着本质的差别。法国电影、戏剧不是为了观众而创作,不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我曾经听说法国某导演会精挑细选观众来观看他的作品。
法国人是为了问题而拍电影,让观众明白和掌握处理生活各种问题的能力。我们把注意力转向美国电影,现在美国电影占据了中国半壁江山,直接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美国电影的信条是[故事],如麦基的《故事》《救猫咪》这些书永远讲的是[故事结构]和处理它们的方式。这直接影响到国内创作者对于电影的理解,他们仅仅停留在故事层面。
在我看来,讲问题要比讲故事,更深入一层。但讲问题的法国电影是不太那么注重视听互动语言(?),不以讲故事为核心的电影镜头在某些程度上来说,并不是那么友善,观者会看不懂。如有兴趣可以看看帕索里尼的《生命三部曲》。
通过福柯带出了问题,电影的更多可能性在哪里?
反追溯这一篇章,告诉人们记忆有很大的模糊性,质疑这样的模糊性的手段就是电影。
关于玛格丽特杜拉斯,文字与影像的混合体,电影的可见性并不只是某个人呈现的可见性,它可以穿越荧幕,直抵内心。
萨德主义的隐喻性表达,萨德本人与萨德主义之间的博弈。一些隐喻的想象如纳粹就是妇女,以扫帚抹布净化社会。特写的器官并不具备有机生命力,忽视了欲望的链接。
关于保罗的故事,这部片子没有找到片源,但通过论述是讲精神病病人视点的研究,演员参与到创作中来让演员真实体验到精神病医院外的世界。
书中的篇章,就不一一详述。我们会看到一个在历史写作中隐藏自己的福柯,以鲜明的自我身份公开谈论当代,正因为这样无所隐藏的特质,福柯深刻、尖锐的力量才得以展现。
福柯的话语确实影响了一批电影人,从而引起人们对于电影创作者的思考。
好的电影创作者,他的作品重心并不是在故事和事件上,更多的是表现故事的产生,时间的不可知变化的过程,往往观众要在几个维度上同时寻找,同时感知,才能明白电影故事背后的电影。这是创作者本人的眼光和哲学思考。
我记得吉尔·路易·勒内·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e Deleuze)作为哲学家,用《反俄狄普斯》、《电影Ⅰ:动作-影像》、《电影Ⅱ:时间-影像》这些著作告诉我们上个世纪的电影大师主要贡献,他们如何用电影讲哲学,用电影质疑知识,甚至用电影反故事。
这些书籍不免会成为当代电影工作者的指路明灯,当下迷幻环境成为了我们迷茫的根源,做电影为什么?我为什么要拍电影?拍给谁看?生活虽然在继续,但内心的动荡不安会伴随死亡,这一问题牵绊、驱使我们电影工作者在创作之路上,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核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