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走过43年的人生旅途以后,还当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人生阅历变得逐渐地增多与增厚以后,自己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不管是身处在何种社会阶层里面的人,来人世间走一遭的你和我确实是不怎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在你和我生命旅途的全过程中,最难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为人”与“做人”哦,而且没有之一这个说法!
你和我只要是一个有心的人,去观察所有的一切时,就会去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与中华历史真可谓是博大精深哩,标志之一就是——我们自己有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汉字文化”,既不管时代如何地变迁、前进与发展,也不管中华文字怎样的变迁与发展,在每日的日常生活当中,国人就是离不开汉字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汉字文化”之中,还有一种“汉字文化”就被叫做“成语文化”,在成语文化中,就有不少和“空”字有关系的成语,而且不是只有一星半点,还是有很多很多的哦。
为了便于更好地说明这种情况,我会列举这个方面的例子。
譬如说:在成语词语当中就有“碧空万里”“坐吃山空”“人去楼空”“凭空捏造”“目空一切”“赤手空拳”“买空卖空”“空头支票”“空心萝卜”“空口说白话”“竹篮打水一场空”等等。
如若还是要我再去列举出来一些例子的话,还能举例出来很多很多的,我只不过是去挑拣一些大家经常使用的、耳熟能详的带有“空”字的成语,若全部去一一列举出来的话,竟然会有186个之多!
在华夏8000年的历史长河当中,成语文化当中带有“空”字,也只不过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中,还有一种文化叫作“诗词歌赋”,就在“诗词歌赋”当中也是有“空”字的。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在各个朝代的先人创造出来的各类诗词歌赋与文章当中,同样也会携带着许许多多和“空”字有关系的唐诗、宋词与句子哦!譬如说:唐朝时期的诗人“摩诘居士”王维撰写有《鹿柴》一诗,开头两句就来说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还是唐朝时期的诗人王维,他撰写有《山居秋暝》一诗,开头两句也来说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朝时期的诗圣李太白李白著有《将近酒》一诗,里面就写有这样的一句话语,说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朝时期的女诗人杜秋娘撰写有《金缕衣》一诗,里面就说道:“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范希文范仲淹撰写有《岳阳楼记》一文,在文章当中他就说道:“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鹏举岳飞撰写有《满江红》一词,词中也说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明朝时期的文学家杨用修杨慎著有诗词《临江仙》,里面说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同样的一条道理,假若依旧还是要我去举例的话,自己仍然可以去寻找出很多很多的!有些诗词里面的“空”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环境的空灵与空旷;还有些诗词里面的“空”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自己抽象的感情与情感;另外有些诗词里面的“空”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诗人洞察历史的本源,告知天下人就要去活得潇洒洒脱一点,还要把个人的成与败去看得很淡,相对于永恒的青山、红日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个人一时的成败是属于算不得什么的?!
你和我如若说依旧是一个有心的人,还只要是用心地去观察自己的周遭、整个社会与人类世界的话,还会发现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来哦!那就是——现如今,伴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地加深与深入,时至今时今日已经是走过42年的时长,全球一体化也因此随之变得越来越紧密,还伴随着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在全国范围的普及以后,只要是有个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和网络,就可以联通全世界,也正因为是如此,我们每天能够获取的各类资讯不是变得越来越少,而是变得越来越多哦,多到简直可以说是应付不过来哩,不像以前没有搞改革开放以前、没有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之前,个人所能取得的各类资讯与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在多如牛毛数也数不过来的各类资讯中,若是仔细地去想一想,在其中又有多少资讯是对自己是有用的?!
个人之所以能够获得并了解诸多的各种资讯与各类人事物情,有一部分资讯是自己被动去接收的,在被动接收的当中,说不定还包含有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在内,另外一部分资讯是自己主动去接收的。或许,所获得的各种资讯与各类人事物情,和个人的日常生活未必会产生很大的关联与联系,要说一定有关联与联系的话,顶多也就是自己知晓的各种资讯与各类人事物情较之常人要多一些,从而在茶余饭后多增一份交流的谈资而已,是别无其他作用的。有一些人为的就是吸引众人的眼球,来一场眼球经济,并且通过眼球经济来让大家花真金白银去消费,必然会不断地去制造各类热闹的话题。
我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话题既要一分为二地去述说,话题还要去说回来,再怎么热闹非凡的各类话题,是不太可能长久的、持续地坚持下去的,也会拥有一定的限度与时间的,还就算能够吸引百万级别的人群纷纷去参与其间,当这股热闹的劲头落幕以后,势必要归于平淡、宁静与日常当中的,等热闹过后自然是空无一人。
还有的就是,我通过观察还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尽管现如今的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普及,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去接收(到)多如牛毛数也数不过来的各种资讯与各类人事物情,无论中外,但凡是那些文化品位都是比较高雅与雅致的人群,还但凡是那些每天工作都是较为忙碌的人群,自己还恨不能把一天的时间当作两天来使用的人士,其本人基本上是不会去看各类电视媒体的,绝大多数去接收电视媒体资讯、每天都要去看各类电视媒体资讯的人群,也必然就是极其无聊与空虚寂寞的一类人群啊。我还会认为,看各类电视媒体资讯,就好像是在参加一场热闹非凡的宴会与聚会一样,里面极有可能会有自己所不熟悉的、不了解的各种资讯与各类人事物情,必然会源源不断地去介绍给那些欢喜看电视媒体的人群,既会显得极其的热闹非凡,又有可能会让这样的人变得兴奋起来、嗨起来!但是,当这股兴奋和嗨起来的劲头终于度过去以后,谁和谁到底去说过些什么,很有可能让人一点都想不起来。用脑子好好地去回想,如若总是让你和我参加这样的活动,是不是会感觉到极其的百无聊赖无聊透顶啊?!……
只要你和我是一个有心的人,去用心地观察自己的周遭和整个社会,就会发现这样的一种情况来,实则在每日的日常生活当中,处处都会展现出各式各样的风景线,那么,这个风景线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我自己则是这样来认为的,它就是来源于个人给予生活一定的空闲与空间时,才会来到你和我的身边。假如说,你和我一天到晚都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人,忙到连脚都不沾地的地步,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没有留下丝毫的空闲与空间时,是看不到各式各样的风景线的。
《史记》一书中就记载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的个人或人群,为什么不能让自己适度地变得空闲下来,去放慢自己前行的脚步,主要因素还是离不开“名与利”,为“名与利”忙得焦头烂额。不管是身处在何种社会阶层里面的个人或人群,还有不少的个人或人群就是被各式各样的欲望与欲念深度捆绑着,于是乎,各式各样的焦虑不安之情、烦恼、痛苦、忧郁、急躁的情绪也会随之紧随在其后。
依旧是当我走过43年的人生旅途以后,还当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人生阅历变得逐渐地增多与增厚以后,自己对于这个“空”字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来人世间走一遭的任何一个人,在人生旅途的全过程中,若每个人的生命或多或少都是有价值的,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在于自己获取到的到底会有多少,而是在于清空有多少。
既在于自己有清空多少,还在于自己要时不时地去放空自己,等到放空以后,就是让自己已获得各种充盈以后,能够得到短暂的休养生息,一旦得到休养生息以后,便是蓄势待发的希望。个人若一直都让自己身处在太满之中会容易折断的,唯有一张一弛才是真正的文武之道,也唯有真正懂得张弛有度的人,人生旅途才能走得久远。
所以说,“放空”或“放空自己”,抑或是去“放空所有的一切”时,既需要个人去拥有一种大智慧;还需要个人去拥有一定的大胸怀与好度量;与此同时这也是每个人人生旅途全过程中最为崇高的境界;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去做到的,对于芸芸众生的普罗大众而言,则是难以去做到的,就是因为要被各式各样的因素与情况牵绊着。
在我们国家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流行起“断”“舍”“离”文化,这种文化的发明者是日本的山下英子女士,她本人撰写有《断舍离》一书,她旨在指导并告知全日本国民,她所要表达的宗旨和意思就是说:人心就是属于贪得无厌的,与此同时对于方方面面的追求,还包括对于各类物质方面的追求在内,也同样是没有止境可以去言说一番的,故而对于那些身处在不同社会阶层里面的个人来说,要去学会把那些“不是必需的”“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都要给断绝、并且还要舍弃掉,要去切断对它们的无限眷恋与依恋之情。
面对着上段文字时,我仍然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她所要表达的意思和含义就是在说:人这一生,每时每刻都要去做减法,而不是去做什么加法,为人处世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与努力,去做到“大道至简”。如若真的像山下英子女士所说的那样去做,人人都能去做到的话,必然是离不开一个“空”字哩,唯有当个人去放空所有的一切时,把任何人事物情都看得很淡很淡的话,才有可能得以实现,若是个人在内心深处无法去安置“空”字,是难以实现的。
既然是有说到这个“空”字,就不能不去说一说自己哦,个人最早明白并理解这个“空”字的含义,就是在2007年的11月份。
记得在那时和大学本科一帮好友以及本科班主任瞿素珍先生(女)一起去浙江杭州游玩,之所以会和大学本科好友一起去,还邀请班主任参与其间,原因有其三。其一就是:读大学本科其间,结识一帮志同道合互帮互助全都不讲利害与利益关系的学友;其二就是:彼此间无私的友谊延续到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备注:在读大学本科期间,就组织过好几次旅游活动哩。】为了保证友谊不间断并长存下去,故而组织这次活动;其三就是:感谢并报答先生四年来的指导与培养。
在旅游期间,我们一帮友人去灵隐寺游览参观礼佛时,还特意到“大雄宝殿”的后面去触摸刻在石碑上面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行的龚明大哥说道:“这个活动是‘众佛教徒’和‘八方游客’来灵隐寺游览参观礼佛时最最欢喜做的节目之一,而且每来一次都会去做的。”那时本人因瘦弱矮小的缘故,摸来摸去只摸到“空”字!
就在当时的时候,我则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这个“空”字的,我至今为止还能清楚地去记得,在当时本人就对众友人以及班主任瞿素珍先生来说道:“因为本人长得比较瘦弱矮小的缘故,我摸来摸去也只能去摸到一个“空”字,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当中,本人最最欢喜的就是这个‘空’字!每个人的生命旅途的全过程中,最高的境界也就是这个‘空’字,赤条条来人世间的时候是一条脐带,当你和我赤条条驾鹤西去的时候也就只剩下一条裤带罢了,不管是身处在何种社会阶层里面的个人或人群,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旦人驾鹤西去以后,什么也都是带不走的,唯有人能留物,又何曾照见物留人,分明是人已经驾鹤西去,可是物还留存在这世上!”……众友人以及班主任听到我的话语以后,全都在一致含笑点头……
还当这列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时,现如今的我还会这样去认为的,来人世间走一遭的你和我,不管时间有多少的长与短,个人生命的旅途的的确确全都是属于不怎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啊,行走于人世间的每个人,为人处世最高的一个境界,说明白的话其实就是一个“空”字。在每日的日常生活当中,处处都是离不开这个“空”字的。既唯有那些空的杯子才可以去装满水啊;也唯有那些空的房子才可以去居住人哦;更唯有空的公交车才可以让乘客上下客哩……在人类的世界里面,“任何人事物情”与“各类因果关系”,也唯有在“空”的时候,才会具备利用方面与使用方面的价值,反之则一点价值也是没有的,与此同时,“空”不仅还是一种“度量”和“胸怀”,“空”也是“任何人事物情”与“各类因果关系”的基础,“空”更是“最初因缘”的由头,故而佛经里有“一空万有”和“真空妙有”的禅理……
个人的生命旅途无论怎样的起起伏伏与兜兜转转,也不管你和我这一生是一个极其平庸之辈,还是创造过某种辉煌,有改变历史进程的变革者,走到最后一刻,也必然会回归到这个“空”字,任凭是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去经历的,而且还都是难以去逃脱其间的!
行文至此,我就想去说:“人生怎一个‘空’字了得啊!”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丰子恺漫画画作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图文很可能是不怎么匹配的;③: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0年05月18日星期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