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时在南京先锋书店听了白岩松老师“无用之乐”的一场演讲,他讲了对他的人生影响最大的四本书:少年时期是《新华字典》,让他看到了知识的无穷,后来是《朦胧诗选》,让他认识到语言的美妙;青年时期是《曾国藩家书》,当他看到”位居君王侧“时,他知道这不是他的人生理想。中年时期是《道德经》,此时再读已有更多领悟。
这也是我翻开《曾国藩家书》的一个原因。
曾氏家书之精华在于诸弟书及训子书,曾国藩抱着极大的责任心和殷殷期盼之情,以书信为函授教材,将自己的学问见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子弟。
一、“猛火煮漫火温”,这是子思、朱熹等人从熬肉中得到的启发:肉必须经过这样的熬,味道才会全部的出来。读书亦是如此:先在短期内集中精力阅读,掌握所读之书的概貌;然后再对其中的章章节节或字字句句作慢慢细细的咀嚼,读熟读透,以求探到书中的奥义。对于必读的经典书籍,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曾经听过“技多不压身”,还没听过“艺多不养身”,而“艺多不养”,究其原因,在于不专。